“嗯,直接上場吧,彆讓我們的觀眾等急了!”
眾人相互碰拳,伴隨著觀眾的掌聲,邁步走上舞台。
眾人快速來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收拾著自己的樂器,等待著秦弦的命令去調音。
隨著舞台上的樂手越來也多,觀眾的掌聲也開始變得低落。
所有人都坐在那邊等待著演出的開始。
莫紮特的夜曲。
聽上去,似乎很有趣。
在眾人的視線之下,樂團眾人很快便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秦弦也來到了首席的位置上。
他抬起手中的小提琴,看了一眼遠處的雙簧管樂府,對著他點了點頭,甚至沒有等他開口,樂府便已經抬起他手中的雙簧管,開始吹奏出標準音。
樂團開始校音。
艾鼓也在手中把玩著自己的鼓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期待著演出的開始。
樂團的和聲再度響起。
相比較第一次的校音時間要少上許多。
隨著最後一顆音的落下,樂團眾人放下手中的樂器,看向後台的方向。
在眾人的視線之下。
陳秋深深吸了一口氣後,提著手中的指揮棒,微笑著邁步而出。
轟!
掌聲再次轟鳴。
這一次,所有的掌聲全部都給予了陳秋。
不僅僅是觀眾席的掌聲。
還有樂團內眾人的掌聲也同樣如此。
在眾人的掌聲之下,陳秋來到了指揮台前。
他將自己麵前的樂譜翻開,看著上麵的內容,深深吸了一口氣。
手臂抬起。
嘩……
音樂廳內陷入了平靜。
沒有任何人敢在這個是發出任何聲音。
畢竟現在演出已經開始。
他們現在所能做的,僅僅隻是期待著樂團的演奏。
萬籟俱寂。
所有人都在看著和聲交響樂團的眾人。
樂團眾人則是緊緊地盯著陳秋。
隻有陳秋低著頭,看著自己麵前的樂譜。
他在思考。
他在將所有的信息都從自己的大腦中走過。
他在思考著自己應該演奏出什麼樣的作品出來。
雖然他們之前已經排練過無數次,對於音樂的內容陳秋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了如指掌。
可是在此時此刻,陳秋卻依舊在思考。
他應該拿出什麼樣的感覺,才能讓下半場的觀眾滿意。
自己在正式演出的時候,應該做出什麼樣的表現。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看向樂團內眾人,視線平靜。
莫紮特d大調第六號小夜曲,又名為,月下小夜曲,作品編號K239.
這是一首創作於1776年的作品。
當時莫紮特剛好20歲。
也是莫紮特最為風華正茂的年代。
因此相比較因為彆人的要求而創作的那些嬉遊曲和小夜曲,這一首作品則完全是根據他自己的想法而創作的。
也正因如此,作品也被賦予了“夜曲風格的小夜曲”的彆稱。
這個彆稱並不是莫紮特自己寫的。
而是莫紮特的父親在謄寫樂譜的時候加上去的。
當然!用中文講“夜曲風格的小夜曲”聽上去會比較複雜,但是用英文的話,其實並不算特彆繞口。
【SerenataNocturen】,這個便是夜曲風格的小夜曲的原文。
不過相比較這個名字,大家還是會喜歡將其稱呼為“月下小夜曲”。
聽上去會更有詩意,也更能體現出作品的風格以及感覺。
這一首作品相比較其他風格的夜曲而言,最為特殊的一點,便是莫紮特在作品之中加入了定音鼓的元素。
定音鼓的音色讓音樂在演奏的時候,可以變得更為飽滿,色彩也更為豐富。
因此可以斷定,這一首作品是莫紮特為了室內樂而特彆寫下的。
這一首作品也成為了未來戶外小夜曲,以及室內樂室外化的先驅以及代表。
這些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特彆值得注意的地方,但是對於陳秋而言,這個點其實是音樂裡麵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是做出差異性的部分。
與此同時,這一首月下小夜曲雖然在配器上較為大膽,可是在正式演出的內容裡,這一首作品卻更為嚴肅的化用了“巴洛克大協奏曲”的結構元素,並在這個基礎上加以全新的擴展。
因此很明顯,這一首作品並不完全都是新的新的內容。
在演奏新的內容的時候,你還需要更為的注意音樂之中所沒有寫到的那個部分。
也就是過去的結構。
陳秋將自己的視線看向開頭的部分。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的莊嚴進行曲。
所有的細節都在他的心中走過。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對著樂團眾人略微點頭,手中指揮棒去輕微地顫抖。
嗡。
音樂的聲音響起。
弦樂眾人同時拉扯出自己手中的琴弦。
隨著樂團琴弦一同響起的,還有不遠處艾鼓手中極大的定音鼓。
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感覺。
定音鼓的出現給予了樂團更多前進的感覺。
艾鼓手中鼓槌輕輕地敲打著定音鼓的鼓麵。
輕柔且低沉的嗡鳴聲響起。
與芮佳所帶著的低音聲部一起將音樂給烘托了起來。
陳秋手中的指揮棒略微停頓,然後指向他麵前的秦弦,對著秦弦點了點頭。
秦弦沒有任何猶豫。
在那極為莊嚴嚴肅的音色之下,他作為樂團首席,樂團的小提琴首席,沒有任何畏懼地演奏出了小提琴極為柔美切調皮的旋律。
他的小提琴在周圍那輝煌壯闊的大背景下,顯得格外有趣。
秦弦的小提琴就如同恢弘瀑布之下的一條靈巧的小魚。
他在瀑布之間輕巧地遊動,時隱時現。
樂團的每一次莊嚴的轟鳴,都讓小魚的靈動性更強了半分。
陳秋手中指揮棒帶著樂團的每一次前進,都讓音樂之中的對比變得更位強烈。
明明是一首夜曲,可是在眾人的耳邊,卻仿佛完全不像是夜曲。
雖然弦樂的部分很是輕柔。
雖然低音的部分同樣柔和。
但是在眾人的耳朵裡。
他們所聽到的並不是夜晚之下月色的灑落。
而是莊嚴厚重的城牆。
城牆阻攔著所有人的視線,將他們封閉在門外,讓人難以呼吸。
每一次對城牆的窺視,似乎都將帶來令人頭皮發麻的結果。
但是。
音樂並不僅僅隻有那低沉的音色。
還有那輕柔的遊魚。
在秦弦的音樂之下。
在秦弦的手中。
音樂仿佛有了空間。
給了眾人呼吸的機會。
也讓眾人有一個機會。
從遊魚的遊動之中,窺見那巨大城牆之內。
震撼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