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並不知道他已經登上了全國性質的《音樂家》雜誌,畢竟他的和聲交響樂團並沒有訂這些雜誌的習慣。
自然而然的,陳秋也不太清楚那些人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華音》上,華國內的那些交響樂團會如何看待自己。
畢竟,他現在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樂團的演出上。
相比較其他的大型交響樂團他們比較鬆散的音樂季,可能一個月也就幾場,然後混雜著一大堆與其他人的合作。
和聲交響樂團這邊的音樂季要更為密集一些。
所需要的排練時間也會更多。
事情也會更多。
在與海城歌劇院交響樂團交涉後,陳秋便帶著和聲交響樂團與海城廣播交響樂團,暫時分彆了海城歌劇院,開始繼續獨立排練。
按照陳秋的話來說,海城歌劇院現在還沒有跟樂團的實力。
等他們什麼時候能夠達到自己的要求後,再去思考什麼時候雙方第二次合作。
對於陳秋略顯刻薄的話,海城歌劇院那邊倒也沒有什麼特彆的反應。
正如同陳秋說的那樣,他們的表現確實不行。
很難追上和聲交響樂團與廣播交響樂團的步伐。
再加上之前齊敏對於歌劇院的控製。
他們隻能跟著陳秋的步伐,一點一點地去進行調整。
不過比較好的一點是,他們對於這一首作品還算熟悉,並不需要從頭開始練習。
因此兩者整體還在正常的推進中。
而隨著樂團第三周的演出,也就是海城樂團學院開學前的最後一個周末演出的結束。
這一次,樂團的入座率來到了將近八成的地步。
伴隨著陳秋帶領著樂團最後一顆音的落幕,舞台下的掌聲幾乎要將整間音樂廳掀翻。
無數的觀眾在為和聲交響樂團鼓掌呐喊。
其喧囂程度,甚至有些接近於陳秋帶著和聲交響樂團,第一次對外演出時候的模樣。
一些新的觀眾,還有很多老的觀眾。
大家全部都聚集在舞台下,為陳秋等人喝彩。
為他們的演出歡呼。
這一次,陳秋帶著樂團眾人連續謝幕七八次,都沒有讓觀眾滿意。
因此,陳秋隻能帶著樂團眾人返場安可,帶著觀眾一起嗨到了將近九點半才算結束。
等到最後一名觀眾離開音樂廳。
陳秋這才有空休息。
他揉著自己的肩膀回到音樂廳內,與正在收拾樂器的眾人笑著打了聲招呼,便如同爛泥一般攤在了椅子上,揉了揉自己的肩膀。
指揮這行就是這個不好。
肩膀容易酸。
就在陳秋準備找個借口先回屋子休息的時候,李淼淼找了過來,小心翼翼地對著陳秋道。
“陳秋指揮,這個月的演出結束了,然後,這個是我們這個月樂團的數據,您要看一下嗎?”
“嗯?數據?票房嗎?”
“不,不止……”
李淼淼搖頭。
陳秋一愣,接過李淼淼遞過來的文件,視線掃過,看向李淼淼的眼神瞬間不一樣了。
李淼淼給他的數據,並不是很簡單的那種,這個月票房多少錢,總收入多少,總支出多少這樣。
而是給了很多很多陳秋都沒有想到的數據。
樂團粉絲重合數。
樂團粉絲分布情況。
樂團粉絲發展情況。
作曲家票房售賣情況。
同比,環比,正比……
各種各樣的數據出現在陳秋的麵前,以一個非常直觀的形式,讓陳秋了解到樂團目前發展的情況。
首先是樂團粉絲方麵。
樂團這邊的觀眾已經不再是以海城人為主,海城大學生為輔了。
開始有一些其他城市的人開始過來聆聽和聲交響樂團的演出。
雖然少,但是這個是他們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向外擴張的趨勢。
樂團核心粉絲的數量大概維持在120人左右,也就是說,有120人是每一次演出都會訂票的。
至於訂票是定最高價位的票,還是定最低價位的票,那麼就不一定了,這些都看個人的經濟實力。
不過在增長的同時,也有部分流失。
流失的主要原因在於樂團演出流行作品。
雖然流行作品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聆聽,甚至讓很多不聽交響樂的也來觀看。
但是會讓少部分因為樂團實力而被吸引過來的古典音樂粉絲感覺到厭惡,減少他們購票的吸引力。
李淼淼並沒有寫如何解決。
演出的曲目並不是她一位經理所需要去做的決定。
她僅僅隻需要將這些問題提出來,告訴陳秋,讓陳秋自行處理即可。
雖然在流行樂吸引粉絲上略微有些不太儘如人意,但是看著樂團正在一點點發展的模樣,陳秋還是滿意地點了點頭。
至於樂團的財務……
財務同樣是由李淼淼來負責的。
根據之前的合同,陳秋作為樂團的擁有者,是沒有工資的,樂團的工資全部都分給樂團的樂手。
因此,李淼淼將樂團的收入情況也做成了表格遞給了陳秋。
樂團一共演出8次,除去第一次演出收入破10萬外,其他單次演出的門票收入平均下來,能有個7萬左右。
而總共的收入,則是來到了50萬出頭。
這個是門票收入,不算成本開支的。
按照之前陳秋和樂團這邊眾人簽訂的合同,樂團門票收入流水的一半是作為樂團成員的工資發放。
不考慮那些預售的票,僅僅隻是看這些已經演出完成的,那麼也就是25萬。
平均分攤到每一位樂手身上的工資,是差不多5000元。
聲部的首席,則是7500元。
至於樂團的首席,樂團的核心,秦弦,則是勉強破萬。
當然,這些是稅前。
回頭扣掉五險一金等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具體能到每個人手上有多少,這個就是李淼淼的事情了,陳秋就不管了。
對於一名還沒畢業,或者說準備畢業的大學生而言,半個多月的收入能到個5k出頭,雖然在海城這邊可能還不算能活下去,但也算得上是個好的開始。
等後續演出維持平穩了,一個月演出12場,每場演出平均收入就算有個7萬,那麼每個月到手也能有個8k出頭的樣子。
如果運氣好,每場演出都能爆滿,每次演出都能有個10萬。
那麼他們每個人的工資最低也能有個12k。
陳秋看著樂團那邊大致分配的工資,不由得這麼想到。
至於這個月的樂團收入25萬。
除去樂團宣傳費用,樂團的正常開銷,每次出行的包車等亂七八糟的費用外。
樂團勉強能盈餘個兩三萬塊。
這個還是在海城音樂學院那邊包了樂團的水電地租等一大堆非營業費用的情況下。
這些錢如果作為陳秋的個人工資倒是很多,就算是海城也還算不錯,但是作為樂團的收入……
隻能算得上是一言難儘。
更不要說之後的快閃活動。
樂團這邊部分樂器的更新換代。
樂團公眾號的運營維護。
諸如此類亂七八糟的東西堆積在陳秋的麵前,陳秋看了直感覺頭疼。
他將手中的文件還給小小巧巧的李淼淼,對著她歎氣道。
“算了,這些東西都歸你來處理,你好處理嗎?如果不好處理的話,我……我再去找李安國教授要一位金融係的高材生過來,或者專門找一位會計?”
“我……大概可以。”
李淼淼略顯猶豫地小聲道。
樂團的經營情況根據她的計算,和她所預想的差了一些。
畢竟這個是真實的交響樂團,並不是她之前在學校裡麵所玩的經營類遊戲。
大家都是真實存在的人,並不是經營類遊戲裡麵可有可無,可以肆意剝奪的npc。
大家的演出水平也不是點點數值就能突然膨脹起來的。
所以,她需要根據樂團目前的情況,來製定樂團後續的發展。
看著李淼淼如此,陳秋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伸手拍了拍李淼淼的肩膀後,對著她笑著道。
“行了,先不著急思考,我相信你能做好一名合格的經理的,我們的時間還有很多,流行音樂的事情我來想辦法,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工資給樂團眾人發了!”
說罷,陳秋對著樂團眾人拍了拍手,高聲道。
“好了!各位安靜一下!”
後台嘈雜的眾人停止他們的動作,不解地看向陳秋,不知道陳秋想要說什麼。
所有的聲音逐漸消失。
陳秋對著眾人笑著開口道。
“非常感謝各位這將近一個月的辛勤工作,各位辛苦了,我就不多說什麼,這個月的工資,每個人加一千塊!下個工作日發放!所有人記得去和李淼淼核對一下銀行卡號,彆發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