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戰邙山之先例後篇(2 / 2)

南朝不殆錄 仁者為鬼 11953 字 6個月前

高歡許之。

尉興慶力戰追兵,四麵發箭阻敵,射殺多人。

矢儘,死於亂刀之下。

……

得尉興慶阻擊爭取時間,高歡逃過一劫。

然而西魏軍還在執拗地追擊。

車騎大將軍、都督西燕幽滄瀛四州諸軍事、幽州刺史尉長命之子尉興敬,為帳內都督。中流矢,卒。

高歡身邊從人更少,幾乎單身獨騎。

賀拔勝與高歡早年相識於行伍間,突入陣中後一番衝殺,終於尋見高歡蹤跡,率十三騎逐之。

一追一逃,馳出數裡。

賀拔勝手執丈八長槊,眼看馬頭馬尾相距不過兩丈,槊刃再有二尺即可刺到。

他高聲呼喊高歡的鮮卑名:“賀六渾,賀拔破胡必殺汝也!”

高歡幾乎絕望。

就在生死一刻,河州刺史劉豐生從傍射箭掩護,中追兵二騎落馬。

武衛將軍段韶也拍馬殺到,拈弓搭箭,射翻了賀拔勝的坐騎。

駿馬悲鳴,奔出幾步後倒地斃命,賀拔勝滾落馬下。

等到從騎牽著副馬趕到,高歡已經逸去無蹤了。

賀拔勝歎道:“今日之事,吾不執弓矢者,天也!”

否則以二百步外,一箭射中衛可孤手臂之手段,高歡豈能逃得性命?

-----------------

就在宇文泰的中軍和若乾惠的右軍取得了勝勢之際,左軍趙貴的戰況逐漸不利。

高歡好不容易逃得性命,並沒有就此畏怯氣餒甚至遁去,而是重整了軍隊再度交戰。

東魏軍見主帥無事,聲勢複振。

酣戰大半日,已到了黃昏時分,東軍人數倍之,西軍以寡敵眾,體力逐漸不支。

高歡看出了西魏軍的薄弱之處,下令集中攻擊左軍。

戰局開始慢慢崩壞。

普六茹忠說到此處,不禁感歎道:“大軍相爭,勝敗不惟人力,也是天命。”

“趙貴率領的左軍失律,諸軍在東魏軍的攻勢下逐一崩潰。此戰勝敗已定,之後就是追擊與殿後了。”

普六茹忠講起了最後一段的撤退戰。

“我軍眾將,在這日暮時分,展現了各自的武勇風範。”

“右軍主將若乾惠與副將陸通率所部力戰,高歡屢次來攻,都被擊退。一直戰到晚上才後撤。東魏兵追來,若乾惠悠然下馬,回顧命廚人準備飯食。”

“食畢,若乾惠謂左右道:長安死,此中死,有以異乎?乃大張旗鼓,吹奏號角,收攏散卒緩緩而退。追騎懷疑有伏兵,不敢過分相逼。”

“退至弘農,若乾惠向太祖陳賊形勢,悔恨垂成之功,虧於一簣,唏噓流淚不止。”(注7)

“南郢州刺史耿令貴對部下道:大丈夫見賊,須右手拔刀,左手把矛,直刺直斫,慎莫皺眉畏死。大呼單身殺入敵中。”

“混戰之中東魏兵鋒刃亂下,眾人皆以為他已戰死。誰知不久,耿令貴破陣而出,奮刀而還,如是數四,凡敢當於他麵前的東人死傷相繼。”

“耿令貴又對部下道:吾豈樂殺人!壯士除賊,不得不爾。若不能殺賊,又不為賊所傷,何異座談高論的文人也!”

“於謹最為多智。”

普六茹忠不知道是褒獎還是諷刺。

“率其麾下偽降,立於路左。東魏軍乘勝逐北,不以為虞。待追騎過儘,於謹自後擊之,敵軍大駭。獨孤信又集合兵士於後奮擊,齊神武軍遂亂,以此大軍得全。”

“李遠李萬歲在送高仲密入關後,引軍返身來援,整頓所部殿後。”

“驃騎將軍,建州刺史楊摽守柏穀塢,大軍撤退,也棄守回師。侯景率精騎來追,楊摽與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韋法保同心協力抵擋,不退反進十數裡,擊退了侯景。”

……

宇文泰率軍入關,屯於渭上。

東魏軍追擊至陝城,達奚武等率兵拒守。

高歡於是召集諸將,總命群僚,商議進兵行止之事。

諸將鹹以為野無青草,人馬疲瘦,不可遠追。

唯有陳元康道:“兩雄交戰,歲月已久,今得大捷,便是天授,時不可失,必須乘勝追之。”

高歡問道:“若遇伏兵,孤何以濟?”

陳元康答道:“王之前沙苑還軍,彼尚無伏。今奔敗若此,何能遠謀?若舍而不追,必成後患。”

封隆之之子封子繪也道:“混一車書,正在今日!天與不取,反得其咎。時難遇而易失。昔魏祖之平漢中,不乘勝而取巴蜀,失在遲疑,悔無及已。伏願大王不以為疑。”

陳元康和封隆之都是高歡智囊,然而文臣要戰,武將皆不願戰。

此時又得聞宇文導治兵訓卒,得守捍之方,知關中有備。

高歡於是命劉豐生率數千騎追擊,自己則統領大軍東歸。

數日後,劉豐生率軍至弘農城下。

守將乃是王思政,他下令打開城門,解衣而臥,慰勉將士,表示敵軍不足畏。

王思政此前守玉壁,劉豐生早就領教過他的厲害,見狀心存忌憚,不敢進兵,乃引軍還。

……

此役大軍不利,唯王勇及王文達、耿令貴三人力戰,皆有殊功。

宇文泰賞帛二千匹,令自分之。

三人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擬授,因州有優劣,令探籌抽取。

王勇得雍州、王文達得岐州,耿令貴得北雍州。

並賜王勇仍名勇、王文達改名王傑、耿令貴改名耿豪,以彰其功。

邙山之戰塵埃落定。

-----------------

普六茹忠長歎一聲:“我軍敗了,東魏平豫、洛二州,拓地至弘農。”

“我軍督將以下被擒四百餘人,俘斬六萬,損失高達八成,精銳士卒一旦而儘。”

他終於講完了這段往事,環顧眾人,見憤憤不平者有,悵然若失者亦有。

“阿堅!”

被突然叫到名字,那羅延猝不及防,應聲出列。

“明日分兵,我率軍北上沃野,另一部人馬交由你帶領去洛陽。”

普六茹忠一改講述時的和善模樣,儘顯軍中主帥威嚴,肅容道:“今日講這些陳年舊事,希望你能明白三件事,其他人也都聽好了。”

眾人皆改容認真而聽。

“其一,凡兵戰之場,立屍之地,必死則生,幸生則死。太祖和齊神武都是一代人傑,有大氣運的人物。即便如此,邙山之戰兩人也是險死還生,僥幸得還。汝等既然上了戰場,當抱必死之心。”

“其二,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當有堅忍不拔之誌。邙山之戰之所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隻因太祖和齊神武都是意誌堅強,不屈不撓的人物。由此才可以逆境崛起,絕地反擊,扭轉局麵。汝等不要因為戰況的一時失利就信心頓挫,更當於敗局之中,尋得那一絲勝機。”

“其三,”

普六茹忠頓了一頓,勉勵眾人道:“在邙山這個地方,我軍已經敗了兩次。俗話有雲,過一過二不過三。我已經五十有八,年不久矣。本次能否雪恥,就要看你們這群小輩的了。“

眾人聽得先人往事,早已熱血沸騰,心中有說不出的憤懣遺憾。

再得普六茹忠的教誨激勵,都轟然起身,身上的甲胄嘩啦啦作響,大聲道:“敢不拚死作戰,以雪先人之恨!”

普六茹忠對眾人的反應很是滿意:“甚好。今日已晚,好好歇息,明日出潼關!”

眾將領諾,轉身正待走出營帳,隻聽普六茹忠又道:“邙山之戰,還有一個結果。”

眾將停住腳步,以為要說些軍政方麵的後續影響。

卻聽普六茹忠說道:“那位美豔聰慧,此前高澄逼奸不成,衣衫皆裂的李氏。邙山之敗後西行,為高歡所擒。依律當死,高澄盛服見之曰:‘今日何如?’李氏無語,乃從焉。”

普六茹忠森然道:“戰勝則威無不加,戰敗則妻子不保,汝等切記!”

-----------------

《地名對照》

弘農:今靈寶市北故函穀關城

陝城:今三門峽市西

稠桑:今靈寶市西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