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是願意跟我們合作,我可以保證,隻要他們能提供足夠的煙草,我可以在三個月內把黃河牌香煙打造成滬市名牌。”
陳陽說這話的時候非常自信。
寶總用了三個月隻能把三羊牌T恤打造成南京路上的名牌。
陳陽用同樣的時間,足可以令黃河牌香煙出現在滬市的各個角落,成為名煙典範。
高天九點頭道:“老板,我知道了,我去跟他談。”
滬市,閘北區,小通橋。
高天九掛了電話,推開書房大門,走下樓。
底層客廳裡,兩名男子正坐在椅子上喝茶。
這兩人年紀相差十來歲左右,中年男子目測四旬有餘,氣質儒雅,麵容清秀。
另一人大約三十出頭,神情倨傲,反倒不如另外一人平易近人...
這兩人正是千裡迢迢從貴省趕到滬市的何應瑞跟他的侄子兼秘書,何秋吾。
“九爺。”看到高天九下來,兩人齊齊起身,朝高天九打了個招呼。
高天九連連擺手道:“何市長,我可不敢在您麵前稱九爺。”
何應瑞倒是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微笑道:“何某表字輯五,看年紀,我應該比九爺大一點,九爺若是不棄,叫一聲輯五兄即可。”
高天九聞言頓時有些驚詫。
何應瑞除了是貴市市長的身份還是民國政府軍政部長的弟弟。
他跟自己稱兄道弟,那可是多大的麵子。
看來,為了促成這筆生意,何應瑞也著實是把架子放到最低,居然肯跟他這種江湖人物結交。
高天九微笑道:“那我就不客氣了,輯五兄,我們老板的意思是,煙草我們暫時不需要。”
“如果輯五兄真的有誠意,那麼,他想要滇省跟黔省的豬鬃。”
“怎麼可能?”何應瑞還沒說話,旁邊的何秋吾已經坐不住了。
“九爺,豬鬃生意可是宋先生的獨家生意,你們連他的生意都敢搶?”
高天九拿起旁邊的茶杯,用茶蓋刮了刮上麵的浮沫,輕輕抿了一口道:“輯五兄,這是我們老板的意思。”
“我們小通橋做的是生意,做生意麼,自然是要求財,而不是求氣。”
“如果您肯幫忙弄下豬鬃的生意,我們老板還可以幫您在銷售煙草。”
“他說過,三個月內就可以把你們的煙草打造成滬市名牌。”
“您可以出去打聽打聽小通橋的聲譽,我老板說三個月,那就一定是三個月。”
“當然,前提是您有足夠的貨源,要還是一年七八箱的產量,我老板也沒那個本事。”
何應瑞呼吸似乎有些急促。
這一次來滬市采購機器設備,就是想要將卷煙廠的產量提高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要不然,他也不會冒著被日本人抓的風險,孤身前往滬市。
整個華夏所有製煙廠,也隻有滬市卷煙廠的設備最好,產量最高。
貴省空有一大堆煙葉,但這機器都還是以前的老式設備,彆說產量,產能,就是質量也不過關。
而陳陽的保證卻讓何應瑞心裡莫名的升起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