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忘年交2(1 / 2)

伏爾泰作為當時極富盛名的思想家,其思想主張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他尖銳地批判教權主義和迫害,主張政治和宗教分離。

他反對當下法蘭西的君主專製,倡導君主立憲,認為君主應該尊重人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實行法治,以確保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

同時他提倡天賦人權,伏爾泰認為人生來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主張法律應以人性為出發點,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

此外,他還非常推崇文化和科學,認為它們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對,正是我的信念。”夏爾再一次聲明。

“有點意思,說說吧。”伏爾泰很久沒有遇到這麼有意思的年輕人了。

“誠如您所見,現在的巴黎的情況並不好,我早上出發前,家裡的女傭還告訴我最近物價飛漲,生活支出一直在增加,我作為劊子手也算是見多識廣了,街上的乞丐越來越多,監獄裡的囚犯也不斷增加。我還有幸見過國王陛下,凡爾賽宮內的輝煌讓我震驚不已,據說貴族們的宴會也越來越奢靡,我們教區的塔列朗主教大人,居然數次公開帶著情婦,坐著華麗馬車招搖過市,而他手下的司鐸,神甫們也不遑多讓,而且......”夏爾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抿了一口茶。

“我砍的頭越來越多了,所以我想問問您,您理想中法蘭西該有的樣子是什麼場景。”夏爾目光平靜地看著伏爾泰。

羅伯特顯然沒想到夏爾居然能思考到這種程度,問出這麼意外的問題,直接怔住了,然後就是眉頭緊鎖。

伏爾泰已經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了,他真的沒想到一個服務於王室的劊子手,會對巴黎乃至法國的了解這麼深入,而且能見微知著,順勢提出這麼宏大的問題,真是後生可畏啊。

他遊曆歐洲,在英國停留過很長時間,通過觀察,他發現英國的君主立憲製好像確實是一套不錯的框架,自從光榮革命後,君主的權力被大大限製,議會基本掌握了國家的權力,而君主更多的則是一種象征和體麵,這樣群策群力,就能避免出現君主的失誤從而導致國家的危難。

“我讚同君主立憲,我覺得理想的狀態是由一位開明君主按照哲學家的意見來治理國家,當然要兼顧法律,科學和公平。”伏爾泰沒有敷衍了之,而是直接了當。

“噢,哲學家可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比如您,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您這樣的智慧啊,大家都會被利益所驅動,而將理想拋之腦後。”夏爾感歎道。

“你說的是......”夏爾的話讓伏爾泰歎了一口氣,因為事實確實如此。

“我讀過您的《哲學通信》,也了解過光榮革命,幾乎可以稱得上平穩過渡,從地理上看,英國孤懸在外,而法蘭西處在歐洲大陸的中心,強敵環伺,奧地利、普魯士、西班牙、荷蘭、撒丁和那不勒斯,再加上英國這個宿敵。”

“從國內看,英國的貴族們確實是妥協了,讓渡了很大一部分利益給民眾,而且其資產階級的發展沒有受到王室的過多打擊,但是我們則不同,論出身的話,再有學識,財富,也不過是第三等級,而我這種劊子手,甚至連第三等級都不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