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賓專政開始後,他曾經支持恐怖政策,把被懷疑反革命者斬首,後來他開始認識到恐怖政策被擴大化後的危害,轉變了態度,主張寬容,鼓吹“要愛惜人類的血”,並團結了一批人,被稱為溫和派,但是羅伯斯庇爾已經容不得溫和派,於是丹東等人被羅伯斯比爾所實際領導的救國委員會下令逮捕,經革命法庭判處死刑,走上了斷頭台。
此時的丹東還不到30歲,他的生命力和熱情從未衰減過,當馬拉找到他時,兩人一拍即合,關係迅速升溫,同時還向馬拉推薦了羅伯斯庇爾和聖茹斯特,目前在雅各賓俱樂部裡幾人可以算一個小團體了。
“馬拉先生!”羅伯斯庇爾明顯不是丹東那種性格,隻是微笑著同馬拉握了握手。
“嗯,很久不見,我聽說過你辦的幾件案子,很好。”馬拉笑著鼓勵道。
“馬拉先生!”一頭金色長發的聖茹斯特隻是微微點頭,但是眾人都不在意他的冷淡,因為他對誰都一個樣子,現在也已經算是難得的禮貌了。
路易·安托萬·萊昂·弗羅萊·德·聖茹斯特,是法國大革命雅各賓專政時期的領導人之一,也是羅伯斯庇爾最堅定的盟友,是公安委員會最年輕的成員,由於聖茹斯特的美貌與冷酷,而被稱為“恐怖的大天使”或“革命的大天使”。
不過相比於羅伯斯庇爾,聖茹斯特雖然竭力推行恐怖政策,但他在本質上並不是一個殘暴的人,隻是極以革命為重,所以才給人留下冷酷而固執的印象。
在他短暫的27年生命中,一直奉行極端的禁欲主義,過著無可責備的生活,曆史上一般將聖茹斯特與羅伯斯庇爾並稱,認為他們二人不論在政治信仰還是道德準則方麵,都十分趨同,但是聖茹斯特無疑在精神層麵上一直保持著革命立場,從未動搖,這就比羅伯斯庇爾強的太多了,體驗過權柄的羅伯斯庇爾早已經不是那個不可腐蝕者了。
“大家快坐,給我說說最近我不在時,巴黎的形勢吧。”馬拉招呼著眾人。
“嗯,現在國王陛下授意卡倫,準備召開顯貴會議,向貴族和主教征稅,但是我估計會難產。”丹東笑著說道。
“確實,我在伏爾泰先生家裡遇到了米拉波,不過這位貴族倒是在大力支持顯貴會議,很奇怪。”羅伯斯庇爾雙手抱臂,露出些許疑惑。
“我也看到了他在《巴黎人物》上發表的談話,倒是有點意思,不過那些貴族和主教們很火大,據說已經鬨到路易十六那裡了,要求削去米拉波的爵位。”聖茹斯特對國王直接稱呼,足以體現他的極端。
“你們啊,都小看了米拉波。”馬拉聽完眾人的話,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