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人民的熱情和決心,一旦製憲會議給予人民法理上的肯定,那麼得到的不是平息,而是更加熾熱的燃燒!
7月13日製憲會議正式向巴黎派遣了代表團,向人民表達了議會對於人民的肯定,但是人民在歡呼過後並沒有聽從他們離去的建議,而是繼續行動,此時就連一些中立派係都加入了這次的混亂。
各個區都成立了民兵組織,羅亞爾宮區誌願兵、杜伊勒裡宮區誌願兵、巴索什區誌願兵、阿格布斯區誌願兵,現在唯獨缺乏的就是武器。
德穆蘭已經帶著民眾和丹東彙聚在一起了,他們將市政廳圍困地水泄不通,此時市長弗勒塞爾先生終於頂不住壓力,出麵表示已經從城外運武器進來了,天黑時就會到的,並表示會成立一個常設委員會,全麵負責此事。
市長的話暫時平息了大家的怒火,但是就待在這裡等也不是辦法,於是有人紛紛提議先去周圍尋找武器,有人衝進了王家儲藏庫奪取舊武器,有人衝進了軍械修造廠,他們帶著能找到的所有武器都堆到了格列夫廣場上,同時帶來的還有食物,餐具等支援暴動的物資。
廣場上聚集的人在德穆蘭和丹東的帶領下,大聲喊著同一個口號“我們要武器!”
下午一點時,滿頭大汗的弗勒塞爾帶領常設委員會來到廣場表示,已經從夏爾維爾兵工廠運來了一萬二千枝步槍,即將到達,另有三萬枝隨後運到。
此後在常設委員會的幫助下,各區開始整合民兵,整合計劃的擬製從起草、討論、通過、印刷到張貼總共用了不到四個小時,大家一致決定,在未發生新的情況以前,所有民兵將有共同的稱呼,即人民製憲軍,總數為四萬八千人。
同時號召全體公民報名參軍,在每個區設一個營,每個營推舉首領。
對於人民製憲軍的指揮官人選,人民毫無意外地選擇了丹東和德穆蘭,丹東是第一司令官,德穆蘭是第二司令官,此外綠色徽章改為紅藍兩色徽章,後者是城徽的顏色,也代表自由。
這一切都是在幾小時內完成的,各區都對常設委員會所采取的新措施表示擁護,許多人都加入了人民製憲軍,包括各區的低級神甫,醫科學校的學生,軍校站崗的士兵以及更起作用的王室近衛軍士兵,都將為製憲議會服務。
在丹東的提議下,巡邏隊開始組成並在街上到處走動,目的就是為了防範一些暴徒打著革命的名義到處犯罪,之前丹東他們已經見過不少了,但是現在初步掌控了局勢,就不能再允許這些害群之馬傷害人民了。
巡邏隊到處遊走,他們不斷地解除一些可疑分子的武裝,保護每一家店鋪不受到搶劫,於是人民的熱情更加高漲,此時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了市政廳以及榮軍院。
榮軍院那邊夏爾還在帶領民眾和索伯勒伊帶領的近衛軍對峙,夏爾被推選為這一區民兵組織的首領。
他已經有辦法突破這裡了,但是現在還不到時候,他要等丹東那邊發現市政廳的欺騙行為後再行動,此時不斷地有消息通過兄弟會的人傳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