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看穿,原來是說客(1 / 2)

“原來娘娘是來當說客的。”

霍嫻妃唱念做打全都用上了,然而楊氏卻用堅定地語氣道:“不用了,我心意已決。”

“大嫂……”

霍嫻妃話還沒說完,就被楊氏迅速地插過話去,“娘娘,君臣有彆,妾身實在當不得娘娘這一聲大嫂,還請娘娘以姓名稱呼。”

霍嫻妃的那一句“和離之事,你還是再慎重考慮考慮吧”,直接讓楊氏瞬間清醒過來了。楊氏這才驚覺,霍嫻妃方才那番話根本就是故意拉近她們之間的距離,以便為後麵提到和離做鋪墊。

若是從前的楊氏,大抵真的會被霍嫻妃的這一番真情流露打動。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在楊氏眼裡,什麼都沒有她的孩子重要,她想要和離,並不全是因為她自己願意放下對靖北侯的執念,更重要是為了霍思錦。若是她不離開,霍思錦就無法安心地換回女兒身。現在的霍思錦已經年方十六了,若是再不換回女兒身,日後她如何嫁人,她的下半生該如何度過。

為了霍思錦,楊氏打定主意,不管發生任何事,她都一定要堅定意誌,堅決和靖北侯和離。

既然已經知道霍嫻妃此來是做說客的,楊氏立刻提高警惕,在心裡對自己說,往後無論霍嫻妃說什麼,自己就當聽不見。

之後不論霍嫻妃費了多少唇舌,楊氏隻充耳不聞,態度疏離而冷淡,與方才那幾欲感動地落淚的模樣形成鮮明對比。

“娘娘,時辰不早了。”宮女繡琴低聲提醒霍嫻妃。

妃嬪未得準許,是不得離宮的,皇帝能允霍嫻妃回一趟娘家就已經是恩賜了。可皇帝之允了她回娘家一趟,可沒說許她在這裡留宿。

霍嫻妃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果然是不早了,若是再遲些,隻怕趕到皇宮時,宮門都要落鎖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可氣的楊氏依然堅持要和離。

霍嫻妃麵露不虞,她好話歹說都說儘了,楊氏卻始終不為所動,一口一個娘娘,態度看似恭敬,實則疏離。

“妾身恭送娘娘。”楊氏連忙起身,朝霍嫻妃屈膝行禮。她巴不得霍嫻妃趕快走,她陪著霍嫻妃敘話都敘了快兩個時辰了,茶水都喝了兩壺了,實在是不想再坐下去了。她以前怎麼沒發現霍嫻妃這張嘴這麼能說呢?

聽了這話,霍嫻妃頓時臉色一僵,“大嫂這是要趕本宮走。”

“娘娘言重了,妾身哪裡敢趕娘娘。”楊氏欠了欠身,態度要多恭謹有多恭謹。她本出身清貴之家,禮儀是極好的,絕對讓人挑不出錯。

若霍嫻妃對外形象是個驕橫霸道的人,那她大可以直接給楊氏安上一個言行無狀,對皇妃不敬的罪名,由此發落了楊氏。可是偏偏霍嫻妃一向以溫和謙和為名,若是以言行無狀為由發落了自己娘家的嫂子,那豈不是告訴所有人,她霍嫻妃表裡不一嗎?

沒辦法,霍嫻妃最後隻能憋著一肚子氣回了皇宮。

霍嫻妃不知道的是,她走後,楊氏還與喜嬤嬤說,“還好錦兒早就提醒過我,嫻妃心機深重,不可來往。差一點我就落入她的圈套了,想想我都後怕。”

楊氏是後怕,而喜嬤嬤則更為尖利,“夫人您心思單純,您也不想想,霍嫻妃說得好聽,她對您有愧。這些年她和周氏好的跟親姐妹似的,這靖北侯府裡發生的事情,她就算不是所有都知道,侯爺苛待您這麼大的事情,她怎麼可能沒聽到。依我看,分明是從前世子才華不顯,沒得太子重用,所以她瞧不起您和世子罷了,如今世子是太子心腹,她這才眼巴巴地跑來當說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