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貪墨,承恩侯驚慌(2 / 2)

終於,寫完了最後一筆,霍思錦仔細地看了看手中的賬簿,微微點了點頭,這本賬簿和那本真的賬簿字跡相差無幾,除非是遇到字跡鑒定高手,一般人是看出來的。

霍思錦輕輕舒了一口氣,方才抬起頭來,笑語盈盈:“天行,我已經寫好了,你可要過目?”

楚錚接過,隨手翻了兩頁,便輕喚一聲:“長冬!”

門外的鄭長冬聞聲,立刻走了進來,拱手行禮:“屬下在。”

“把這本賬簿送回去。”楚錚將手中的賬簿遞給鄭長冬。

鄭長冬本是小心謹慎之人,原封不動的將賬簿放回了原位,睡得正沉的杜大人根本就沒有發現。

杜大人正做著美夢,夢見自己得太子殿下重用,太子不僅沒有追究他從前貪墨之事,反而還為他進言,讚他為祜州百姓不辭辛勞,勞苦功高,頃刻之間他杜言才官升三級,引得同僚紛紛側目。

原本杜大人以為他死定了,是霍思錦的一席話讓他給了他莫大的希望。一直以為,他都以為霍思錦來者不善,所以他一直小心防備著她。

誰曾想,原來是他想多了,霍思緊不僅不是來查他的,反而向太子殿下美言。

太子殿下人沒來,那霍思錦這個東宮長史就是太子眼睛,霍思姐說的話就代表太子的意思。

有霍思錦為他美言,太子殿下定會對他多加讚賞,這一點杜大人深信不疑。

隻是他的美夢很快哭破滅了。

楚錚的彈劾折子很快送到了皇帝禦前。祜州知州杜言才貪墨,每年朝廷撥給祜州災民的賑災銀大半都進了杜言才的私庫,真正用於修築堤壩,救濟災民的銀子少之又少。

當然,楚錚並非空口彈劾,人證物證聚在,杜言才家中價值千金的藏品,杜言才心腹師爺的證詞等等,而那本賬簿並不在其中。

楚錚彈劾的是杜言才一人。

皇帝看了折子,當即大怒。這些年來國庫空虛,每年撥給祜州的賑災銀實屬不易,幾乎是硬擠出來的銀子。

好不容易從牙縫裡擠出來的那點銀子,居然沒有用到實處上,反而進了杜言才這個貪官汙吏的口袋,皇帝龍顏大怒,即可命人八百裡加急,傳旨給楚錚,立刻將杜言才押解回京。

皇帝心裡清楚,杜言才做了祜州知州近十年的時間,年年貪墨,朝廷卻一無所知,這不合理。除非是朝中有杜言才的同黨,官官相護,瞞天過海。

至於是什麼人這麼大膽子?皇帝在腦海中將朝堂上的人都一一過了一遍,會做這種事情的人,左不過就是那幾個人。

皇帝頭一個懷疑的就是承恩侯,承恩侯在吏部任職,而且,戶部裡有一位侍郎也是出自承恩侯府。

吏部管的是官員的考核,戶部掌管國庫的一應開支,有這兩部的官員幫著遮掩,杜言才要想貪墨,可是容易得很!

承恩侯是皇帝的嫡親舅舅,原本他該是皇帝親近、信任的人,隻是自從姚妃被立為皇後,皇帝就疏遠了承恩侯。

皇帝不喜歡他這個舅舅,承恩侯知道,但是看在太後的份上,皇帝並沒有對他怎麼樣,隻是最近為何皇帝看他的目光很是陰冷,好似要將他吃了一般?

承恩侯隻覺脊背一涼,心頭大駭,隻怕是出岔子了!

聯想到太子楚錚離京快一個月了,人卻又沒在祜州,形容不明,難不成是問題就出在這兒?

承恩侯隻覺不對,下了朝,立刻就往五皇子楚恒的宮殿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