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錦抬眸看著楚錚,“為什麼?”
這麼做雖然不能儘數消除陛下的疑心,但至少也表明了楚錚的態度,清風朗月於一身,不染汙垢,清者自清。
“本宮不喜。”
四個字瞬間讓霍思錦將正要說出口的話又咽了回去,是了,楚錚的性子就是如此,他不喜歡虛與委蛇。
霍思錦想起了前世,楚黎在朝堂上揭發楚錚用軍餉回易,當時楚錚立在金鑾殿中間,雖遭百官“討伐”,但卻神色不改,脊骨都未曾彎一下,隻點了下頭,承認了回易之事,但他不承認自己做錯了,更加沒有解釋什麼。
而當時的霍思錦心裡想的是什麼,平心而論,邊關回易,的確有諸多弊端,但是在國庫空虛,邊關又戰事不斷的情況下,邊關回易的確解決了軍需問題,這麼多年邊關能安然無恙,回易起了很大作用。
倘若楚錚當時為自己分辨,未嘗沒可能反敗為勝。
時至今日,霍思錦才忽然明白,因為他是楚錚,一身傲骨,性情剛直的楚錚,所以他不解釋,也不分辨。在他眼裡,解釋是最沒必要的事情吧。
這性子,讓霍思錦說什麼好呢?
這性子很讓人欣賞,但卻易吃虧。
“天行,你離京多年,以至於朝堂勢力不甚深厚,你有沒有覺得……遺憾。”霍思錦本來想說委屈,但是話到嘴邊又生生改了口,委屈這個詞,楚錚大概不喜歡形容到自己身上。
楚錚搖了搖頭,“沒什麼遺憾的,本宮在邊關十幾年,過得很好。”
霍思錦的目光一直落在楚錚身上,並沒有片刻的離開,她看得出來,楚錚說這話時沒有辦法的彆扭,他是當真認為在邊關的十幾年很好。
“天行是個鐵骨錚錚的男兒,馳騁疆場,肆意飛揚,自然是好。但是在長錦看來,天行文武全才,上馬能安天下,提筆亦定乾坤,不管是在邊關沙場領兵作戰,還是治理天下官民,隻要是於國於民有利之事,於天行來說皆可。”
霍思錦頓了頓,繼而又道:“若是您沒有去邊關,您既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又能穩坐儲君之位,無人敢和您相爭。”
依楚錚的手腕,倘若沒有從小被送去邊關,朝堂上哪裡還有其他皇子敢和他爭鬥。楚恒也好,楚黎也罷,他們敢明裡暗裡給楚錚使絆子,也不過是仗著這十幾年在朝堂的積澱罷了。
而楚錚之所以被送去邊關,其實是因為元後謝皇後。
霍思錦忍不住歎了口氣,“倘若元後娘娘還在,您也不會被送去邊關十幾年。”
她隻覺遺憾,若是謝皇後還在,或者哪怕是多活幾年,當今朝堂絕不是現在這副樣子。
“即便母後還在,她也會讓本宮離開京城。”楚錚摸了摸腰間的玉墜,淡淡地說道。
那塊玉墜是謝皇後送與他的,他一直待在身邊,從未取下來。
霍思錦眼眸一怔,“元後娘娘是陛下千辛萬苦求娶來的結發妻子,陛下怎麼會……”
元後謝令莞出身高門,蕙質蘭心,才貌雙全,被譽為南楚第一美人。當時還是皇子的皇帝楚賦對謝令莞一見鐘情,立誌非卿不娶。但當時楚賦並非太子,而先皇則有心讓謝氏女為太子妃,楚賦想娶謝令莞並不容易。楚賦不知道求了先皇多少回,直到後來先太子也跪求皇帝,謝氏女雖好,但世間並不是隻有謝令莞一人是好女子,既然弟弟喜歡,那就讓他如願吧。
有了先太子的求情,先皇這才點了頭。楚賦歡歡喜喜地將謝令莞娶進門,好不得意。一時間,傳為佳話。
謝皇後貌美心嫻,去世的早,皇帝也很是難過,去世那年,皇帝不止一次在人前落淚。
霍思錦雖知皇家子弟多薄情,但是她一直覺得皇帝對謝皇後是真心愛過的,可是今日聽楚錚的意思,連這個也是假的?
“縱然當初山盟海誓,情深不悔,後來時過境遷,有些東西早就已經變了。”楚錚唇角泛起一抹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