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住進東宮的客人,必然不是尋常人……
姚語若一走,承恩侯立刻招來心腹,命他即刻查清楚住進東宮的到底是什麼人。
本想借著邊關回易之事讓太子失勢,卻不想到頭來被楚黎利用,不僅沒搞死楚錚,險些把自己搭進去,更可怕的是,他竟現在才發現楚黎在暗處的勢力不小,布了不少暗棋。在這個時候,承恩侯並不希望生出其他事端,尤其是東宮的人,更加不能招惹。
然而,承恩侯還沒查到駱家兄妹的身份,後院裡的女眷就先惹出了麻煩。
姚語若原本還指望著承恩侯能幫她出氣,結果白走一趟,末了還得了承恩侯的警告,姚語若氣的又摔了幾個名貴花瓶。
大丫鬟見狀,連忙將此事悄悄稟告給了姚夫人。
姚夫人心疼女兒,連忙跑去寬慰她,在姚語若哭訴了一番後,姚夫人當即決定,帶姚語若進宮,請太後主持公道。
姚夫人的想法很簡單:承恩侯不給做主,肯定是顧忌霍世子身兼靖北侯世子和東宮長史的身份,那麼她們就要找個分量足夠重的人來,這個人非姚太後莫屬。
母女倆坐著馬車急急忙忙趕去皇宮,走在路上,姚語若忍不住問姚夫人,“母親,我們為什麼不找姑母?太後娘娘雖然疼我,但拿這點小事去麻煩她老人家,好像有些不妥。”
相比於姚太後這位姑奶奶,姚語若和姚皇後更加親近,還有一個她不願承認的原因是,她這腦子裡總是忍不住回蕩著霍思錦的那句“今日之事,即便是鬨到太後娘娘麵前,你也依然沒理”。對方如此篤定,倒是叫她很是不安。
姚太後雖然袒護姚家,但她的袒護和姚皇後還是有差彆的。
“語兒,你不懂。”姚夫人則是出於其他方麵的考量,“你姑姑雖然是皇後,但後宮不得乾政,那霍長錦是有官職爵位的朝臣,不是女眷,皇後娘娘若是出手,會引來陛下不快的。”
姚夫人說的委婉,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是,他們都清楚一個事實:陛下很不喜歡姚皇後。姚皇後這個後位其實更多時候隻是個擺設,遇到事情,還是隻能靠姚太後這尊大佛。
“語兒,你記著,凡事都聽太後娘娘的。”末了,姚夫人還不忘語重心長地強調一遍。
……
到了皇宮,姚夫人母女直奔壽安宮,在姚太後麵前添油加醋地把事情說了一遍,不過姚語若並沒有提及姚芊若,矛頭隻指向霍思錦。
至於姚芊若,姚夫人說了,隻要戳穿了霍世子傾慕她這件事,她就再無價值,根本不用顧忌。
姚語若在姚太後麵前哭訴霍思錦如何羞辱她,又有姚夫人在一旁幫腔,霍思錦連姚家的教養都敢置喙,分明就是不把姚家和姚太後放在眼裡。
果然,姚太後聞言後,頓生不悅,“霍長錦當真敢諷刺姚家的教養!”姚家可是她的娘家,出過太後和皇後的家族。
姚夫人歎了口氣道:“太後娘娘,若非那霍世子太過分,妾身也斷然不會拿這點小事來惹娘娘煩心。也不知是誰給他的膽子,竟敢如此囂張。”
一旁的姚語若哭哭啼啼,“太後娘娘,您一定要替語若做主啊。”
母女倆一唱一和,姚太後焉能不怒,沉著臉道:“這哪裡是小事,姚家就是再不濟,那也是哀家的娘家,這件事不能就這麼算了。你們先回去,這件事哀家來處理。”
有姚太後做主,姚家母女便心滿意足了,母女倆前腳剛走,下一刻,姚太後就命人把霍嫻妃叫過來。
因著往事,姚太後對楚錚有些愧疚,因而她不願往楚錚身上想,她不認為霍思錦區區一個東宮長史,會讓楚錚有多看重。反倒是霍思錦的另一重身份——靖北侯世子,這個更能讓姚太後懷疑。
到底是誰給霍思錦的膽子敢對姚家不敬,是霍家,還是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