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臨初帶領麾下一千死士到達大澧邊境後,馬不停蹄的趁勢偷襲了大澧邊防營寨。
一戰之下,直接殺了敵軍主將,使得大澧軍隊軍心受挫,又連著敗了好幾場,損兵折將,城池丟了好幾座。
那人就如一頭猛獸似的,一旦衝入敵陣似有萬夫不擋之勇,每一仗都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頭,使得麾下將士皆是越戰越勇,都有以一當百的勇氣,實在令人膽寒。
大澧軍將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傳聞中的漓陽王世子並非廢物,而是實打實的猛將。
就在大澧軍將開始重視這股突如其來的陸家軍時,大澧境內卻開始禍亂頻出。
軍營無故起火,尋不出半點緣由。
各地運送的糧草輜重屢屢遭人打劫,之後竟尋不到半點糧草下落,即便是偶爾抓到幾名劫掠的匪寇,也從他們嘴裡問不出任何有用的消息。
短短半月間,大澧朝廷損失慘重,前方將士得不到補給,叫陸臨初更加勢如破竹,直接攻到了離大澧國都百裡外的華陽關。
大澧皇帝活了幾十年都未聽聞過漓陽王府有如此悍勇之人,便是那漓陽王也沒有叫人這般膽寒。
老皇帝本就是個好戰不仁的,隻當是朝中將領大臣懈怠,連著處置了好幾批朝臣,弄得軍心渙散,怨言層出。
即便如此,朝臣們仍是紛紛上奏,規勸皇帝停戰與民生息。
大家一致覺得,是朝廷連連征戰又無尺寸之功,各地生了民憤,所以才導致劫掠軍糧輜重的事屢有發生,而且還尋不到蹤跡。
首輔恒國公曆來反對皇帝橫征暴斂,窮兵黷武,不給百姓活路,也趁此強諫,以死威逼皇帝停戰。
恰逢大澧皇帝早對此人忌憚已深,便趁此叫人將秘密搜羅的恒國公罪證公之於眾,直接將國公府滿門抄斬,一時間民怨沸騰達到了頂點。
好在,國公府嫡女崔穎在奶娘的護佑下,提前逃出了國都,趕在朝廷問罪欽差抵達華陽關前,與守關的兄長崔笙彙合。
得知崔家滿門被皇帝屠殺,崔笙自知再無活路,義憤填膺的直接開關獻城,迎陸臨初入了華陽關。
之後,崔笙帶著守關將士助陸家軍一舉殺入大澧國都,卻因在追殺逃跑老皇帝途中叫人暗箭射死。
陸臨初感念崔笙獻關之功,將崔穎認作義妹,班師時將人一起帶回了漓陽城。
得知世子爺果真在重陽前攻下了大澧國都,整個漓陽城歡呼雀躍的同時,最高興的莫過於長春宮和儲賢宮了。
眼看著重陽將至,終於能夠如願以償的過繼陸卿辰、陸卿羽,九月初五一大早,傅歸雲便領著兩個孩子,隨長史府的人一道趕往城門處恭迎世子班師。
“世子妃當真是沒看錯人,三哥這次不負眾望,攻下大澧,往後沒人敢再阻止過繼一事了。”
陸臨之在她跟前恭賀了一番,忽的彎下身去,將陸卿辰抱了起來,笑著叮囑道:“小公子和羽姑娘定要記得你們母親為你們所做的一切,長大了要好好孝順世子妃。”
陸卿辰扭頭望著若有所思的傅歸雲,乖乖的點了點頭:“小侄定當牢記四叔今日教誨。”
“真乖。”
陸臨之這才將人放回地上,又點了點陸卿羽小鼻尖。
傅歸雲近來也聽聞了些大澧國的趣事,總覺得世子爺這場仗贏得太過順利了些。
雖說世子爺的確勇猛過人,可不到一月時間就滅掉一國,這怎麼想都有些不可思議。
先是軍營大亂,糧草輜重屢屢被劫,緊接著又是大澧朝堂大亂,似乎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背後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