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他才交代完,便有軍士匆匆來報:“啟稟王爺,甕城太守求見。”
“殷蒼?”
也不知此人為何突然前來,陸琛狐疑著道:“快傳。”
不多時,便見殷蒼捧著個匣子走了進來。
“下官奉四公子之令,取甕城大都督首級特來覲見王爺。”
殷蒼高舉手中匣子:“還請王爺放心北上,甕城八千守軍已由下官接管。”
“什麼,你殺了甕城大都督?”
陸琛一臉訝異:“何時的事,本王入城時你為何不稟報?”
這事本是先前入漓陽城時同陸臨之定下的計策,殷蒼也不敢如實相告,隻得搪塞:“王爺,四公子和離人幫拿了下官家眷,下官唯有依令行事,甕城耳目眾多,下官也隻能等到王爺過了甕城才敢前來密報。”
陸琛氣得皺緊了眉頭。
那臭小子真是愈發大膽了。
不過他將一切安排得密不透風,怕是東邑王反應過來時,甕城已在陸家軍手裡了。
免去一場硬仗,總歸是件喜事,陸琛未再計較,當即命令道:“陸柄,你帶領三萬人護賢妃隨殷太守前往甕城,其餘將士隨本王火速接應大公子。”
不敢再耽擱,他大步流星的走出營帳,帶領大軍奔北而去。
等到陸琛走後,殷蒼才湊到陸柄跟前繼續道:“將軍,四公子還有交代,此役將軍無需和朝廷大軍火拚,隻需多布疑兵,護王爺回甕城,到時自有人替咱們對付朝廷大軍。”
陸柄是跟隨王爺多年的老將,早已洞悉一切。
朝廷將京中守軍儘數壓到南境,宋唯昭入雲都不過瞬息間的事。
他們隻要占住了甕城,可進可退。
反倒是朝廷這五十五萬大軍,要麼選擇北上勤王,要麼隻能投降陸家軍。
“臨之這家夥還真是會算計。”
暗自恭維了聲,看著輿圖,陸柄立刻道:“陸錦,你率五千人隨殷太守駐守甕城,其餘將士隨本將趕往東邑至甕城邊境設伏,助王爺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