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旭四人聊了不少, 看著外麵太陽西斜,他也提出了告辭。
被四人送了一些段路,他就讓幾人回去了。
幾人剛來,事還多著了。
回家的途中, 況葉經過醫療站, 碰巧遇到了外出接診結束的陳繁儀。
“況知青, 聽說今天來了四個知青?”陳繁儀也看到了況葉, 想到之前大隊長透露今天要去迎接新知青的事, 就有些好奇的問道。
她平時太忙,沒法跟著一起去。不過知道況葉會去, 這個時候遇到了就想問問。
“嗯,四個,名字叫周光旭、許誠、薑雨、朱靜。其中這個周光旭還是海城的。”
麵對陳繁儀的好奇,況葉也稍作介紹。
特彆是周光旭,他單獨的介紹了一下, 主要原因是陳繁儀也是來自海城。
雖然她是陳家出去的族人,但也是從海城來的知青,兩人算的上是同鄉。
“海城的知青,到時候可得見見。”聽到有來自海城的知青,陳繁儀也有些驚訝, 也有些想見見這名叫周光旭的知青。
“哈哈,陳醫生也許明天就能見到他們了。”況葉想到他之前給四人介紹了醫療站的陳繁儀,以及可以減輕疲勞導致的不適的膏藥。
周光旭他們嘗試過農活之後, 應該會很快找到陳繁儀這邊。
“...看來這幾人得遭點罪了,不過舒活膏況知青還可以多提供些不?”陳繁儀稍稍反應一下, 也就明白了況葉這句話背後的意思。
她當初下鄉的時候,一開始也是跟著隊員們整天的上工, 一天下來渾身上下酸痛不已,哪怕她是醫生,有一定的緩解手段,也都覺得十分難受。
新來的四個知青,必然也會經曆這些。
不過對於況葉的打趣,陳繁儀也試探性的問了問舒活膏的事。
舒活膏自從它的效用被隊員們認可之後,一直以來就是醫療站的暢銷的藥品之一。
但況葉這邊的供貨有限,陳繁儀每次給藥都得計算一番,以免到下一次拿到貨之前無藥可用。
哪怕是後麵供貨量增加了些,但還是遠遠滿足不了隊員們的需求。
“咳,不是我不想多做點,而是這原材料跟不上,陳醫生我也是實在沒辦法。”見陳繁儀提起增加舒活膏供貨這事,況葉尷尬的輕咳一聲。
舒活膏他如今每個月的產量其實已經不小,衛生院和醫療站加起來的供貨,已經有四十份有餘。
這已經是況葉能提供的最大產量。
它的效用對於常年勞作的隊員們來說,實在是太好了,所以需求一直很大。
但原材料不足,以及況葉個人的生產力有限,目前隻能供應這麼多。
他倒是想擴大生產,但如今的環境不允許。
時局動蕩,他如今能照常的製售藥品,也多虧了喬書記以及他背後一係的保護。
要是他再擴大產量,或許會引來一些人的目光。
現在外麵又興起“清理階級隊伍”的運動,要是有心人惦記,把他打成“新生資產階級分子”,到時候怕是得脫層厚皮。
至於把藥方上交,倒也輪不上。
當初他製售的幾種藥品,隻有解毒丸被看上了,其餘的藥品的藥方並沒有被納入采方的範圍。
其中的原由嘛,主要是他製售的這幾類藥品,市麵上同類型的不少,效用相當的也有。
且況葉製作的常規藥所用的藥方,其實也是比較大眾的藥方。效用比較好的原因,主要是他特殊的製藥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