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的好東西。
兄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馬上朝廷的命令就要下來,再排擠他們就不禮貌了哈。
和親王帶來的晉商激動壞了,他們往常乾的是和蒙古那邊的交易,偶爾和羅刹國打點交道,但是都是小打小鬨,比不過廣東這邊專門和洋人打交道。
西洋和他們隔著大海,他們對那邊的了解都來源於傳教士和商人,朝廷層麵的交往幾乎沒有。
沒有西洋朝廷給西洋商人撐腰,十三行想怎麼賺錢都行。
蒙古那邊不一樣,那邊和朝廷的交往太深,做的太過分容易把自己搭進去。
全大清都知道山西商人在草原上和蒙古藩王關係好,見著羅刹國的商隊也能說得上話,有時候蒙古貴族犯懶不想管事兒,他們甚至能幫著把朝貢的事情給辦了。
蒙古人不會做買賣,有人幫他們乾活他們求之不得,隻是花點錢而已,他們地大物博缺什麼都不缺錢。
晉商也是膽大,他們把錢莊開到草原,遇到蒙古台吉手頭緊缺錢還主動湊上去借錢,還不上也沒關係,哪個台吉名下沒有馬場草場,拿地來換也行。
遊牧民族對土地的在意程度不如農耕民族,年輕的台吉們不知道輕重更是什麼都敢乾,要不是朝廷發現的早及時叫停山西商人在蒙古地界兒置辦田產的大業,幾十年後漠南漠北大片草原的主人就不是蒙古人而是他們山西商人。
這能行嗎?
於是他們就被朝廷給教訓了。
雖然這事兒是他們做的不地道,但是賺錢買地合情合理合法,就算朝廷不願意讓他們再這麼乾也得用錢把那些地給贖回去,不然就是朝廷不占理。
好在商人們嘴上說著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實際上都還是惜命的,命都沒了賺再多錢也沒處花,隻要命還在不愁以後賺不到錢,所以被教訓過之後他們都收斂不少,至少不敢繼續在明目張膽的在草原大肆買地了。
草原上的地不能買,西洋的地總能買吧。
十三行不想他們插手西洋商人的事情也可以,把出海的分例讓出來點給他們,他們不在大清地界兒折騰,他們去西洋人的地界兒折騰。
朝廷對他們寄予厚望,他們也不能讓朝廷失望,沒準兒幾十年後就能把西洋的地買下來給大清建個海外之國。
商人的嘴,騙人的鬼,一群商人湊在一起唇槍舌戰,千年老鬼都得甘拜下風。
和親王看戲看的開心,這場麵比戲園子裡咿咿呀呀唱的好,再來點再來點,他就愛看這樣的大戲。
這些商人一路上謹小慎微連話都不敢說,他還覺得帶錯了人,沒想到啊沒想到,人不可貌相,一個個的都他娘的是人才。
連給大清建個海外之國的主意都能想出來,天底下還有什麼是他們不敢乾的?
難怪朝廷近些年對他們嚴防死守,要是任他們野蠻生長,買下整個草原絕對不是說著玩的。
有地有錢有糧,這和當土皇帝完全沒區彆,要不是朝廷發現的及時,再讓他們折騰個幾十年到時候朝廷都拿他們沒辦法。
大清的地界兒容不下他們放肆,西洋卻可以。
西洋有西洋的朝廷,他們要是能在西洋人眼皮子底下折騰出一片地方當土皇帝那是他們的本事,反正不在大清,愛怎麼樣怎麼樣,就是篡了那邊皇帝的位他們都管不著。
大清和西洋隔著茫茫大海,隻要篡的不是他們的位,彆的一切都好說。
和親王心情頗好的在旁邊看戲,十三行的行商敢怒不敢言,滿肚子火氣不知道朝哪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