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1 / 2)

再反應不過來是怎麼回事兒這官也彆當了。

和親王怎麼想的他們拿不準,皇上那邊絕對是因為洋人找到京城讓他丟臉了所以才大發雷霆。

至於英吉利的東印度公司來打探大清的實力,嗬,打探就讓他們打探,說的跟打探就能打得過他們似的。

他們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和親王絕對不是怕了那不知道在哪兒的英吉利,不然不會在折騰他他們之前先把那個進京告禦狀的商人給收拾了。

是的,英吉利商人進京告禦狀的案子結了,原告被告該還錢還錢該經商經商,目前來說的確是結案了。

然後那個洪任輝就被扔到澳門關起來了。

關三年驅逐出境,以此來捍衛大清的國威。

和親王要是真的向著外人,怎麼著也不至於把英吉利商人給趕出去。

那麼問題來了,朝廷這是真的要往海外發展?

這四麵受敵的,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

朝廷如果真的往海外發展,涉及到的不光是粵海關,其他三個海關也都豎起耳朵打聽廣東那邊的消息,畢竟海上的生意賺錢,沒人會和錢過不去。

怎麼著,朝廷不怕本朝海上出問題?不怕外敵從海上來犯?不怕沿海世家大族有家無國為所欲為?

地方大族私底下交流了一番,驚恐的發現朝廷沒準兒真的不怕出問題。

前朝的海患到底是什麼情況他們心知肚明,沿海的世家大族眼裡有家無國於朝廷而言的確不是好事,但是前提是朝廷壓不住他們。

本朝和前朝不太一樣,南方早在開國時就被屠戮了一波,能留到現在的都知道什麼叫夾著尾巴做人,就算心裡不服滿人的朝廷,表麵功夫也得做到位。

沒辦法,皇帝被惹急了他是真殺人啊。

滿人中抄家滅族流放的都不在少數,漢人就更不用說了,和朝廷較勁就是雞蛋碰石頭,最後受氣的肯定不會是朝廷。

看這次對洋人進京告禦狀相關官員的處置就能看出來,收受賄賂幫洋人進京的官員一擼到底流放寧古塔,失職放洋人商船進入內河的官兒也跟著挨罰。

皇帝順藤摸瓜狠狠的敲打了沿海水軍,抓了不少屍位素餐的家夥來肅清官場。

很明顯,他們年輕的皇帝陛下在殺雞儆猴。

朝廷在上頭虎視眈眈,誰敢和前朝的大海商那樣肆無忌憚?

得嘞,破財免災,他們聽朝廷的安排就是。

哦,不對,如果這事兒真的能成,他們非但不用破財,跟在朝廷後頭喝點肉湯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那沒事兒了。

沒人在暗地裡搗亂,和親王的差事辦的異常順當,安置西洋商人的十三行街改頭換麵,管束還是和以前一樣嚴,但是做生意可以不用和之前那樣十三行說什麼就是什麼。

當然,想提升在十三行街的待遇不是沒有條件,得拿他們老家的消息來換。

以往都是沿海百姓自行組織出海,朝廷看不上海外的彈丸之地,海外的消息都是傳教士和西洋商人帶來的,朝廷對此並不怎麼關心。

現在朝廷重視起海外各種,還想試探西洋各國有沒有比大清更好的工匠,自然要知己知彼才能穩妥應對。

雖然他們總覺得海外蠻夷之地不值得看在眼裡,但是西洋來的傳教士的確有本事,來大清的傳教士有本事,也就意味著西洋本土有更多有本事的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