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小白(1 / 2)

曆史無數次證明,壟斷者成功後會選擇奴役和壓迫,而不是進步,嶽飛北伐是如此,王安石變法也是如此,明朝的於謙亦然。明朝朱祁鎮複辟成功,民族英雄於謙被“坐以謀逆,處極刑。”奏上,英宗尚猶豫曰:“於謙實有功。”有貞進曰:“不殺於謙,此舉為無名。”帝意遂決。

什麼民族大義?家國情懷?在封建帝王眼裡,隻要能維持自己的皇位,黎民蒼生都可以是推上祭壇的祭品。

宋行曾經假設過,如果自己在這個世界,身份是嶽飛,該如何自救?

想來想去,似乎除了造反,彆無活路。

想要不死,唯一的方法就是放棄此時君臣的綱常,效彷曹操、司馬懿、劉裕、石敬瑭故事,秘密培養自己的勢力,攢錢屯田,招募一批天下英雄豪傑暗中訓練為自己的心腹死士。

在北伐路上殺死監軍和支持皇帝的人,造反起兵,自行稱帝,同時為了解決後勤問題聯合金國,許諾事成之後做金國兒皇帝,聯金滅宋,買通秦檜,裡應外合,直取臨安,拿下宋朝之後殺完顏構和秦檜或者控製趙構搞挾天子以令諸侯。

繼而在平定江南其他軍閥勢力後,按朱元章的模式以江南為根據地進行備戰,然後撕毀和金國的盟約,再禦駕親征北伐金國,有生之年說不定可以收複燕雲十六州,但中華大地也會重燃戰火,無論如何苦的都是尋常百姓。

還有一種選擇就是效彷晚唐和五代時的藩鎮。

北宋鑒於五代武將跋扈,製定了重文輕武的策略,武將和軍隊調動頻繁,緊緊控製財政,文官統軍等等。

但這個政策在北宋和南宋之交是動搖了的,因為金兵攻勢太猛,原有的規則被破壞,趙構被迫,加大了武將的權限。

四川吳氏兄弟,嶽飛,韓世忠,張俊都是有固定防區,和軍隊長期接觸,有防區內的財政大權的,這就是藩鎮的初步狀態。

趙構罷嶽飛,韓世忠,張俊,的軍權就是避免走唐朝的老路。

若宋行是嶽飛,意識到趙構欲取自己性命之時,會在第一時間回到駐地,清洗軍中的親朝廷派,大開府庫賞賜將士,高呼北伐,造成輿論。

同時聯係其他軍閥,唇亡齒寒,雖然會被宋廷宣傳成為像桓溫,王敦那樣的權臣,但起碼不用憋屈的死在風波亭中。

但宋行知道,諸葛正我向他問策,絕對不會想聽到這兩條建議。不是因為諸葛正我迂腐,而是因為真正的嶽飛,是絕對不會同意這種建議的,寧死都不會選擇這樣的路。

所以宋行沉吟了下,開口說道:“師叔,或許我們可以從民間著手,從輿論著手。”

諸葛正我似乎沒想到會聽到這個答桉,有些遲疑:“輿論?”

宋行點頭:“沒錯,以嶽家軍在民間的威望,若是知曉朝廷欲殺害元帥這樣的大功臣,京師民眾的唾液都足以淹死秦檜了。官家不也正是擔心這一點,所以才將元帥秘密關押,秘而不宣嗎?若是可以形成強大輿論,麵對遺臭萬年的風險,官家和秦檜或許都會慎之又慎吧。”

諸葛正我若有所思:“利用民眾的輿論壓力嗎?”

宋行點頭道:“沒錯,正所謂敵人想要的,我們就堅決要製止。秦檜一黨越是想無聲無息將嶽家軍桉辦成鐵桉,那我們就索性將事情鬨大,最好鬨得京師甚至天下皆知。”

“庶民的力量雖然渺小,但是當無數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無數人的意誌力都在關注同一件事情時,即便是當今聖上,在處置嶽元帥時,也要好好想一想,值不值得冒這個風險。”

見諸葛正我和鐵手還在沉思,宋行又拋出一個觀點:“不過這樣一來,即便官家可以饒恕元帥一命,但是軍隊是回不去了,最好的結果就是留在京師賦予閒職,或者告老還鄉,歸於田園。”

諸葛正我點頭承認宋行的說法,輿論壓力或許可以迫使趙構放人,但是一個在民間擁有如此威望的武將,趙構是絕對不會允許嶽飛重新掌權的。

畢竟,大宋的天下是如何得來的,他比誰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