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軍轉民(1 / 2)

化工帝國1980 刀削麵加蛋 3833 字 10個月前

從鎮子裡回來,許強回到家中準備明天去工廠報道的事情。

戶口本,單位之前開的證明,新衣服,還有母親給他的錢,這就是明天進廠要準備的東西。

許強父親在世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廠那邊住,哪裡有職工宿舍,有食堂,有澡堂,還有俱樂部,條件要比村裡這邊好很多,母親不忙的時候,要會去廠區那邊給父親做飯。

突如其來的災禍,讓許強一家失去了原本的溫馨,但卻給了穿越過來的‘許強’一個新的契機。

身處農村,雖然許強發現了提煉腐殖酸這個契機,但作為一個農民,想要接觸更多的社會資源和更大的契機,進入國企上班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畢竟這二年做生意屬於投機倒把,但如果有個工人的身份做掩護的話,就會好很多,而且勝利機械廠本身屬於三線兵工廠,在撫州乃至整個江西,都是非常大的企業,一般職工出了事情,廠裡都會出麵保護,隻要不是什麼重大的刑事犯罪,工廠的公安局都會內部處理。

還有就是有了勝利機械廠工人這個身份後,當地人也都會高看你一眼,包括之前接觸到的鎮供銷社主任,倘若不是因為許強的‘大學生’以及勝利機械廠職工的身份,恐怕根本就不會和他見麵,跟不要說談什麼做生意的事情,這就是現實。

另外最後就是工廠的工資不錯,生活條件也要比村子裡強的多,工廠本身就是自成體係的小社會,吃喝玩樂都比當地好的多,這對於前世過慣了安逸生活的許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隻有這樣,他才能相對安逸的做很多事情。

晚飯後躺在床上,許強一直在想進廠後的事情,一直到很晚的時候才睡去……

……

清晨的軍號聲響徹了整個廠區,而許強已經早早的拿著證明,來到了廠區的大門口。

勝利機械廠坐落在名叫良山的群山之中,新餘良山,位於贛中地區,丘陵起伏,草木蔥鬱,隱蔽性極強9304廠區依山而建,辦公樓、宿舍、醫院、學校、電影院、禮堂、廣播站、澡堂等配套設施齊全,整個廠區綿延十多裡,號稱‘十裡炮城’。

在1964年至1980年,貫穿三個五年計劃的16年中,國家在屬於三線地區的13個省和自治區的中西部投入了2052.68億元巨資;400萬工人、乾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成千萬人次的民工,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號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來到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穀、大漠荒野,風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稱為“三線廠”。

勝利機械廠是JX省地方軍工企業,隸屬於JX省國防科工辦,在六十年代的時候,有上海無線電三廠主包建廠,主要生產69式火箭筒以及57高射炮引信,工廠對外代號9324。

“你就是許強吧?”

接到門崗的電話,一個留著清爽短發,穿著白色的確良襯衫,長相斯文的年輕男子不多時就出現在了許強的麵前,麵帶微笑的問道。

“是的。”許強點點頭,問道:“您怎麼稱呼?”

“我是廠長秘書,我叫王波。”

“王秘書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