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當然要!”
幾乎是不假思索,王勇勝直接說道。
見識過許強帶來的‘多彩洗頭膏’後,王勇勝已經從中嘗到了甜頭,所以對於許強提出的新產品,王勇勝是沒有任何質疑的。
畢竟在王勇勝看來,這麼好的東西隻有大廠能生產,雜牌小作坊是絕無可能的,隻要是國營大廠的東西,那就絕對錯不了!
“那行,回頭我和我親戚商量一下,讓他帶點香皂過來。”許強點點頭,接著說道:“不過你也知道,他們廠包裝好的成品都是定點銷售,咱們隻能從廠裡帶出一些沒有包裝的散貨……”
“不就是差個包裝麼,這事好辦,隻要價錢合適,你有多少我要多少。”王勇勝自信的說道。
相比洗頭膏,香皂的包裝要簡單很多,即便是大廠的東西,也無非就是包了一張紙而已,這玩意連廢品站都不用去,可以直接在供銷社大量購買一些現成的彩色紙張。
“那就這麼定了!”許強說著,舉起了麵前的酒杯。
下一刻,幾個酒杯清脆的碰在了一起……
……
許強之所以要做香皂生意,歸根到底還是為了能快速賺錢。
他生產的洗頭膏現在已經在廠裡火了,按道理說,隻需要繼續大量生產這種洗頭膏,就能賺到很多錢。
不過在許強看來,對於普通的工廠職工家庭來說,一罐洗頭膏就足夠他們用很長的時間,有的甚至可以用半年到一年,加上廠裡能用的起洗頭膏的職工並不太多,這也就意味著洗頭膏的銷量遲早會麵臨一個瓶頸,到時候銷量會迅速下降,賺錢的速度無法長期持續。
但香皂這種東西就不一樣了,他的受眾顯然要比洗頭膏大的多,如果說工廠裡十個職工隻有一個會消費洗頭膏的話,那消費香皂的起碼有四到五個,實際上在勝利機械廠這樣職工收入水平高的大廠,香皂幾乎是家家必備,每個月的需求量都大的驚人。
雖然香皂在廠裡普及,但一般家庭用的都是天津產白貓香皂,這種香皂可以說是國內最常見的香皂品牌,用淡黃色的紙包裝的,包裝上有一隻不太開心的貓,有著淡淡的硫磺味,看起來非常的一般。
白貓香皂這個品牌後來逐漸從人們視線中消失,在麵對納愛斯,舒膚佳等品牌的競爭下,逐漸被市場冷落,產品單一,缺乏特色,成為了它失去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原因。
相比做洗頭膏,香皂的製作流程似乎更加簡單一些,但在這之前,許強還需要購買一些原料。
除了之前製作洗頭膏的材料外,許強這次還需要購買一些豬油。
那個80年代農村生活裡的豬油味,一般隻有在過年可以吃到。那個年代還是物資匱乏、購物憑票的計劃經濟時代,基本上沒啥可吃的。
那年頭,燒菜隻有豬油和菜油,菜油還是黑褐色的、有濃重味道的;豬油相對來說就高端一些。
人們賣肉都喜歡買肥肉,為的就是能夠熬油,當時城裡國企職工每人每月隻給幾兩的油票,根本不夠炒菜吃,所以買肥肉熬豬油,就成了補充餐飲油水的重要手段。
熬好的豬油就放在搪瓷罐子裡,再加上冬天天氣冷,一般都能保存好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