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僑胞(2 / 2)

化工帝國1980 刀削麵加蛋 5564 字 10個月前

據統計,“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引進的大量‘三資企業’(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三類外商投資企業)中,屬於‘三胞’(指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就占了70%的比例,金額在一半以上。

上海是重要的僑鄉之一,是與港澳地區經濟、文化等方麵交流最頻繁的城市之一,是去台人員親屬和台灣省籍同胞在大陸定居的家園之一。

改革開放後,許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到上海考察,進行經濟合作,洽談投資事宜。

落實好私房政策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統戰人士的深切關心,有助於激勵他們進一步擁護黨的政策,支持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

例如,1980年,SH市電影局退還了在特殊年代中被占用的已故全國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郭琳爽在淮海中路的一幢私房。

郭琳爽有11個子女分彆在美國、巴西等地定居,這一舉措在其海外親友中產生了巨大反響。1984年,他的兒子郭誌楷回上海投資,與上海有關部門洽談合作建造新永安大樓、合資建造30層大樓等項目,支持了上海的基礎設施建設。

毫無疑問,這個喬先生應該是回過投資的華僑之一,而且在國內應該是有一定投資項目的,否則的話,SH市政府是不可能吧如此大的一棟小樓送給他居住的。

“那最起碼劉思穎同學是這裡的原主人,連門都不讓進,這也太不像話了。”杜興國還是有些不滿的說道。

“哪有什麼辦法,人家可是能給國家帶來外彙的,不哄著他們能行麼?”劉蓮花說道。

“算了,我也隻是想過來看看而已,再說這裡已經不是我的家了。”劉思穎說到這裡的時候,眼神中閃過一抹遺憾。

“對了,這個姓劉的華僑是做什麼生意的?”許強思索了一下問道。

“他也沒說啊?再說了,他做什麼生意和咱們有什麼關係?”杜興國說道。

“我就是隨便問問。”

“行了,咱們再到彆處轉轉。”杜興國看了一眼劉思穎,說道:“劉思穎同學,咱們雖然進不去房子,但可以看看你的母校,說不定還能看到你的老師呢。”

“那太好了。”聽到杜興國這麼說,劉思穎的臉上頓時露出了微笑,說道:“那咱們現在就過去吧。”

“你們先走,我去個廁所,一會兒就到那個學校門口找你們。”許強說道。

“行,那你快點啊。”杜興國說完,領著劉思穎和劉蓮花離開了。

看到劉思穎他們離開,許強再次來到了院門口,然後輕輕的敲了敲門。

“怎麼又是你們,我剛才不是說了麼,你們不能進來……”那個中年婦女有些不耐的說道。

“大姐你放心,我不會進去的。”許強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我就是想問一下,你們的喬先生到底是做什麼生意的?”

“你問這個乾什麼?”中年婦女聞言,立刻警惕的說道。

“您不用緊張,莪是在校的大學生,這事我的學生證。”許強說著,從口袋中掏出了自己的學生證,在鐵門的縫隙中晃了晃。

這年頭大學生還是非常受尊重的,最起碼證明你是個正派的文化人,而不是什麼三教九流之類,為了消除對方的誤會,許強直接亮明了身份。

“額……”那個中年婦女顯然也沒見過大學的學生證,但看到上麵的照片和江西大學的印章後,麵色頓時緩和了下來。

“那你……有什麼事情?”片刻後,那個中年婦女的目光從學生證上收回,對許強問道。

“是這樣的,我們學校有一個新研發出來的產品項目,如果喬先生對此感興趣的話……”

“找喬先生的人太多了,要是談生意的話,晚上你過來找楊助理談吧,他現在不在。”中年婦女說道。

“楊助理?”許強愣了一下。

“喬先生他不在國內,可能下個月才能回來,楊助理他現在和領導到外邊考察去了,晚上才能回來,到時候你再過來吧。”中年婦女說道。

“這樣啊。”許強聞言頓時恍然,於是說道:“那他晚上幾點能回來?”

“這我也不清楚,你彆問了,我還有衣服沒洗完呢。”那個中年婦女說完,轉身離開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