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你目前正在念電視大學的情況,部裡會給你安排專門的輔導老師,保證不耽誤到你的學業。”張珍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另外你還有什麼個人方麵的要求,都可以提出來,隻要是能幫你解決的,我一定會幫你解決。”
“感謝您對我學業的關心,是這樣的,我想把項目組放在上海那邊,另外就是目前和我一起學習的幾個廠裡的同事,他們現在在上海的居住條件很差,能不能順帶著把他們也帶上……”許強說道。
其實對許強來說,這個項目他是肯定能成功的,畢竟前世他從事芳綸紙項目多年,對芳綸產品的所有工藝和設備都相當了解,隻要部裡的資金和設備到位,他有信心能在一年之內完成這個項目。
不過許強目前不想在BJ這邊搞這個項目,這其中有多方麵的原因。
一方麵是BJ距離江西那邊太遠,許強目前還處在一個創業資金的積累方麵,如果在BJ長期工作的話,很難估計到老家那邊的生意,而眼下光是染料生意,許強每月的進賬就高達兩萬多元,這可是一筆巨款,換做是誰,都不會輕易放棄的。
另外一方麵就是相比上海,BJ這邊對於私人經商管製的非常嚴,各種嚴厲的政策和條條框框,讓很多生意人望而卻步,而上海那邊的政府就要靈活很多,周邊的城市對鄉鎮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很大,而這些,對於許強將來做化工產品生意的供應鏈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至於改善他和上海同伴居住條件的事情,純屬許強的個人需求,而且李思穎和許強以前有過項目的合作,她的電子技術水平很高,之前也幫助過廠裡成功研發出第三代電子引信,所以許強也想把她帶入到自己的項目組中,畢竟熟人相處起來還是很輕鬆的。
“你不想在BJ工作?”張珍有些意外的說道。
“不是不想,隻是現在有些不方便,您也知道,我的親戚和朋友都在江西,尤其是我媽,她目前隻有一個人在村裡務農,如果在上海工作的話,離我家還比較近,有什麼事情能很快回家照應,但如果在BJ這邊工作的話,那就太遠了……”
“你還挺孝順的。”張珍聞言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其實如果你想把你母親接到BJ這邊的話,我也能給你安排,包括住房和工作啥的,但你這麼想在上海工作,那也無妨,你可以在上海那邊工作。”
“太感謝了。”
“其實咱們五機部在上海沒有直屬的研究院所,但是咱們可以和一機部合作,他們在上海有直屬的高校和研究所,另外還有省屬的上海造紙廠等企業,至於你們團隊的住宿問題,也可以讓他們來解決。”張珍思索了一下說道。
許強執意要在上海進行研發,其實多少讓張珍有些為難。
因為五機部目前在上海並沒有直屬的科研單位。
而名震江湖的五機部‘兵工七子’,也就是五機部直屬的七所大學,也就是後世的BJ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沈陽理工大學、西安工業大學、重慶理工大學,基本上都在北方這邊,至於原因也很簡單,畢竟東北是當前國內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而早年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也主要是在東北這邊,一部分在西北,中原等地區,‘兵工七子’大部分坐落於北方,也是有現實考慮的。
但是一機部下屬科研院所和院校在南方也有大量分布,實際上,五機部和一機部有很多產業項目高度重合,包括重型機械,化工材料等等,隻不過一個側重於軍用,一個側重於民用。
兩部以前就經常合作,實際上,到了1986年的時候,五機部(兵器工業部)和一機部(機械工業部)最終合並,成為了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
所以張珍最終決定和一機部進行合作,借用他們的研究院所和下屬企業,來完成芳綸紙的研發。
“那太好了。”許強聞言眼前一亮。
能在上海研發項目,同時不耽誤自己的學業和生意,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其實如果放在後世看,許強既然能參與到國家級的科研項目,就沒必要下海做生意了。
但實際上,這年頭哪怕你是知名科學家,隻要在體製內,收入依然很微薄。
而且在這個年代曾經流傳這樣一段俚語:“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按說,拿手術刀、搞原子彈,都是從業門檻、技術含量、知識投入高的行業,應該享受更加高的工資待遇才是。但當時的現實情況是,這些領域的人往往是按照國家的工資標準獲取報酬,即通常說的“死工資”。
許強也是從小就生活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也享受了很多物質生活給他帶來的快樂,自然不會為了一些虛名,而舍棄享受優越物質生活的機會。
況且搞科研和賺錢並不衝突,隻要許強能夠按時完成國家交給他的任務,一樣可以獲得名氣和榮譽,一樣可以受到上級領導的青睞和重視。
“那先這樣……”張珍思索了一下,隨即說道:“我先安排你在招待所這邊住下,這兩天就現在BJ這邊呆著,關於芳綸紙這個項目,我這邊還要開會討論,到時候也會通知你參加,等項目方案具體製定好後,你就可以回上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