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蒸魚豉油(2 / 2)

將鯽魚放進用陳皮水煮過的煲鍋,再加清水、薑、陳皮、沒有經過研磨的胡椒粒以及淖水兩次的藏地黑雞雞腳,用文火熬煮一個小時。

要注意的是,文火要控製在比燭火更弱的程度,在熬煮過程中,不可以見到湯麵有任何水骨朵出現,這個火候大概在煮與燜之間,需要非常精細的控製。

一個小時後,將熬煮出的魚汁以細紗布瀝清,再次倒入湯鍋,加入豉油、魚露、清雞湯兩炒勺、冰糖、老抽、生抽等適量。

而後開火燒沸,湯麵剛剛沸騰就立即該為文火,用湯勺不停的順時針攪拌,大概半個小時後,會有一股比之前更為明顯的鮮香氣衝鼻而起...一鍋白斬雞的最佳蘸料‘蒸魚豉油’就成了!

這鍋蒸魚豉油可就了不得了,既有魚的鮮甜,又有雞的清醇幽香,與白斬雞就是天作之合!

胖子一直站在旁邊看著,可無論他怎樣賣力的抽動鼻子也嗅不到一絲味道,失落的胖子有些黯然神傷:“老大,我還是洗大蔥去吧......”

胖子憂傷地洗著大蔥,也隻有蔥、蒜、薑這類辛辣的味道才能讓他感覺自己還是個正常人。

周州顧不得安慰胖子,開始著手‘浸’製藏地黑雞。

‘處女雞’多嫩啊?要充分發揮出這種雞的美味,哪怕燜製都稍嫌過頭,所以‘浸製’這種無火烹飪法就成了最佳的處理手段。

所謂‘浸’是指開火燒開蔥薑水,待水滾後就立即撈出蔥薑,然後徹底斷火,廚師此時就要手提雞趾,將整隻雞浸入水中,還要左右搖擺、上下晃動,令雞充分受熱。

水的溫度一旦降到了八十度,就要立刻將雞提起,再次開火加熱、斷火、充分浸泡。

究竟要浸製多久才算完成?卻沒有固定的時間答案。

這是因為所用鍋體的厚度不同,雞的大小不同、廚師的手速不同,甚至是氣壓不同,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比如之前周州在高原上熬粥,不僅要選擇油份較高更易成熟的大米,還要經過長久的熬製才能爛熟;列車上的電子蒸櫃也是考慮了高原的特點定製的可選擇加壓款。

好在列車現在是剛剛離開藏都不久,海拔還在4000米以下,水溫可以達到95攝氏度左右,又是選擇了最幼嫩的‘處女雞’為食材,否則就算是周州也不敢輕易嘗試。

在一次次的浸製過程中,周州需要通過雞趾傳來的熱量、雞的重量變化、肉香升起後的濃鬱程度才能做出準確判斷,先後浸製了四輪,感覺火候到了,這才提雞出鍋,換成下一隻。

這是在藏地,如果到了西海省、雍涼省或者平原地帶,那麼浸製的時間和次數都會出現變化!

看到第一隻白斬雞出鍋,胖子瞬間就調整好了自艾自憐的憂傷心情,提著菜刀流著口水就過來了。

“老大,我切一下看看哈。”

一刀下去斬落一條雞腿,胖子頓時看得眼都直了。

隻見雞肉斷麵白中微微透著黃,皮下的肉層仿佛嫩豆腐一般還在微微顫動著,斷骨處還保留著絲絲血色,但是絕無一絲‘明血’!

胖子好歹也是廚師學校的高材生,卻還是第一次見到傳說中‘初斷’的白斬雞。

所謂初斷:就是‘最初的斷生’,是對斷生掌握到爐火純青才會有的表現!,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