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加鹽、添水,都仿佛是自然生法、毫無匠氣,如絲順滑,沒有一絲停頓感。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胖子和崔正山等人的感受是最為真切的,每當周州停下來加水和少量加鹽的時候,他們都會輕舒一口氣,感覺周州對手法的控製隱隱已經有了‘道’的感覺,能夠在一旁觀看,甚至就可以令他們觸類旁通,對白案技法有了新的理解!
照這樣下去,‘周神’都要變成‘周師’了,而且還是那種讓他們終身受益的良師。
還是師傅英明啊,當初讓我在X164上幫廚我還不太樂意,現在就是有人想趕我走我也不走啊!三年?照這樣下去不用三年,最多一兩年時間,我說不定就能衝擊國家級烹飪大師了。
何武火和謝廣運互相看了看,都從對方臉上看到了一份驚喜。
一盆麵和完,周州是手光、麵光、盆光,放在一旁醒上,繼續另外一盆,如此這般,足足活了三大盆麵,算計著能有五十斤!
然後才將這五十斤麵撕開了揉進已經四揉四醒的主麵中,最後一次揉過後,醒麵十五分鐘。
等到麵醒後,周州開始用拳頭密集搋麵,‘砰砰砰!’拳落如雨,一下就是一個力沉麵底的拳坑!
最後,扯麵團、搓麵劑,周州便開始拉麵了。
兩手分執麵劑子的一端,抻、甩、摔、上勁......
依次循環,幾次下來後,基本就是韭葉的程度了。
可他要拉的是涼州行麵、大概在二細和標誌細之間,又因為五揉五醒的麵團勁力十足,就需要來回循環十幾次,而且手法要連續、快速,不得有任何遲滯粘連,說是十幾次,其實在他手裡也就是十幾個呼吸的事情。到最後左手如攬雀尾、右手如抱琵琶,一掛涼州行麵已經出現在眾人的麵前,隨風輕輕飄灑......
一掛掛拉好的涼州行麵被平鋪在提前撒了麵粉的木案上,周州足足拉了五六十掛後,才開始熱鍋放油,投入蔥,薑,蒜,大料麵,花椒麵,食鹽炸出香味,而後撈出已經乏力的蔥薑蒜,改文火後放入木耳、黃花、芫荽、洋芋粉略微翻炒幾下,以3比1的比例向鍋中倒入倒入提前準備好的涼白開和鹵水......
“原來是改用鹵水,不錯不錯,這鍋鹵水湯鮮味美、脂香醇厚,可比普通的肉湯要強上太多了。”
謝廣運看得連連點頭,粵省人最看重的是湯不是菜,他對周州的這鍋鹵水早就垂涎三尺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