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洲和宋建明通力合作,避開了近岸的暗礁,儘可能靠近多蘭島的岸灘,他們選擇的位置就是海特小分隊登島的位置。廊
夜色中,水兵們奮力把衝鋒舟從飛行甲板左舷處放下去,浪有些大,隨舟下去的操舟員竭力控製著衝鋒舟。
緊接著,水兵們把軟梯放下去,李海率領登島小隊轉到衝鋒舟上去,耗時比較長,讓李海深刻意識到加裝專用吊裝設備的重要性。
咦,又要改裝?
時間就是生命,操舟手把發動機的最大馬力壓榨了出來,螺旋槳高速旋轉推動衝鋒舟衝鋒起來。
兩名操舟手皆為經驗豐富的老水兵,且對這裡很熟悉,他們同樣背負了八一杠自動步槍負責在抵灘後於衝鋒舟上隱蔽等候。
同時,53號艦的主副炮全部進入戒備狀態,另在左舷甲板上安排了兩挺重機槍對準衝鋒舟抵灘的區域,隨時可以提供遠程火力支援。主炮則可以根據李海的指示,對多蘭島縱深進行炮火打擊,以速射的方式進行炮火遮斷,以掩護部隊撤往岸灘集結位置。
這便是接應海特小分隊的作戰計劃。廊
海浪有些大,登島人員坐在上麵需要用力抓緊舷幫才能穩定住身體。操舟手壓榨出了發動機的所有馬力,螺旋槳高速轉動起來推著衝鋒舟向多蘭島的岸灘衝鋒。
兩條衝鋒舟一前一後,彼此之間有兩個身位的橫向間隔,以此避免尾流的影響。
與此同時,53號艦上對海搜索雷達旋轉著對多蘭島進行搜索,儘管效果不理想,但聊勝於無。
艦上沒有專門用於對地搜索的雷達,事實上想要發現多蘭島上的人員裝備等,最靠譜的是使用電子探測儀,奈何海豚艦載直升機的翅膀折了。
常海洲要求電偵室全力偵測島上的無線信號,隻要發現有信號出現馬上報告,但是直到李海帶隊出發,依然是沒有任何發現。
此外,53號艦向參與拉網搜潛的三十多條漁船發出了通報,要求他們密切關注多蘭島,發現可疑情況馬上報告。
人多力量大,已經包圍了多蘭島的漁船們有些漁船非常靠近岸灘,目視的情況下是能夠發現一些比如可疑燈光之類的跡象。廊
53號艦在距離岸灘約一海裡的地方停下放下衝鋒舟的,這是宋建明能夠做到的極致距離了。
衝鋒舟的航速很快,眨眼睛就衝灘了。
李海穿了戰術背心,鞋子也換成了作戰靴,右手拎著八一杠自動步槍,貓著腰站到舟頭處輕輕一躍就跳到了岸灘上,身後的眾人次第跟上,作為精確射手的陳韻在最後,張火作為她的副手緊跟其身側。
說到底,李海還是擔心陳韻的體能跟不上,特彆安排牛高馬大體能充沛的張火當她的副手,緊急情況下可以把這姑娘像扛沙包那樣扛起來撤退。
艦上沒有足夠的單兵電台,全部找出來也僅僅夠每個戰鬥小組一部,多多少少會對指揮產生影響。
一支沒有任何磨合的武裝接應小隊,首先要確保的是自身不會因為指揮組織問題導致渙散。
李海走在最前麵,後麵卻是追上來一個兵,主動到前麵充當探路尖兵的角色,定睛一看,是輪機班的王富貴。廊
老王班長深藏不露,他以前是島礁兵,第八年的時候才上艦的,因此,要說誰對島礁作戰最熟悉,無疑是他了。這個曆史極少人知道,李海是和王富貴談心的時候得知的。
彆看老王班長四十多了,身手很是敏捷,與年輕人比起來都是不遑多讓的。
李海沒有爭,因為多蘭島不是一般的島礁,地形地貌很複雜,經驗豐富的王富貴開路是最保險的。
隊伍呈戰鬥縱隊前進,每個戰鬥小組之間留有一定間隔,在王富貴的帶領下往指定的接應點前進。
得虧月色不錯,不然大家夥要抹黑前進了。
53號艦上的微光夜視儀倒是比較多,武裝接應小隊人手一個,夜間的能見度是可以的。
按照此前的計劃,長城101號無法按時到達或者聯係不上的情況下,由53號艦使用艦載直升機接應海特小分隊上艦,指定的接應點就在離李海等人衝灘的位置大約500米處的開闊地上,那裡是個稍稍高起來的開闊地,周遭有亂石作為掩護,同時符合海豚艦載直升機降落接人的要求。廊
海特營經常在多蘭島搞實戰訓練,對多蘭島的情況是非常熟悉的,也正因為如此,陳猛小分隊的失聯才尤為顯得奇怪和緊急。
一定是發生了嚴重超出預料的事情。
李海回頭看了眼攜帶著擔架的衛生組,心裡暗暗道希望不要用上這些器材。
為了保障海特小分隊,艦上搭載了一個醫療組,由戰傷、腦外、普外三個專業的醫生組成,而且53號艦上早就改裝出了一個醫療器材相對完備的手術室,可以進行較大型的外科手術。
這是53號艦作為“海特保姆船”的實錘證據之一。
武裝接應小隊很順利地抵達了指定接應點,各個戰鬥小組迅速展開進行警戒,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