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特赦(1 / 2)

大唐女繡衣 疆留兒 7450 字 9個月前

這三日光陰,與人不同,有人覺得似箭如梭,便有人難熬至極。

三日裡,北鑒司衙中眾人每日亥時折返衙中,互通有無,然而信息卻寥寥無幾,

這摩羅多利,依舊如常,每日裡歌舞飲酒,偶爾出趟醉月閣也是達官顯貴步輿相邀。

並未單獨出過醉月閣,而經多方打聽,那日來傳信時,摩羅多利並未在醉月閣,而是前夜為禮部侍郎所邀,在侍郎府中直至第二日傍晚時分方才歸去。

再說那青煙,數年來為等楊清懷贖身,與眾舞姬關係皆都善好,既不存在利益之爭,那自然是深得眾舞姬青睞。並未發現異常。

由此可見那日前來傳信之人並非摩羅多利,而能易容至此般相近,令眾人均無察覺,想必也是與她親近之人。

而蘇落衡,三訪盧墨衡而無果,雖是動用了祖父,卻依然未得那盧墨衡相助,盧墨衡隻以年事甚高,手腳不利為由幾番推脫。

故而這諸多線索一時竟也毫無進展。

倒是那醉月閣中傳來不少朝堂之上的消息

聖人欲立魏王為皇太子,而輔國大將軍岑長倩極力反對,而後坐罪謀逆,慘遭誅殺。

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格輔元與輔國大將軍一並遭陷,致滿門抄斬,祖墳遭掘。

而林笑愚聽聞這些消息眉頭更是擰作一團,這魏王這般得寵,聖人自是袒護。喬府一案則更是難處。

而魏王武承嗣此番長安之行一曰昭德,二為監斬。

名為昭德,實為與長安眾官員施壓罷了。

這日清晨,眾人早早便出了衙門繼續盯梢去了,

堂中隻剩林笑愚、蘇落衡二人,裴童卿則又去往了地牢探望喬淩菲。

二人正交談間,忽聞堂外行人馬嘶之聲。

蘇落衡立即起身出堂去看。

“誒?蘇繡衣”這蘇落衡還沒跑出多遠便聽行人招呼道“東都八百裡加急書信。勞煩蘇繡衣簽典。”

“有勞小哥”蘇落衡簽了信件,便疾步跑回堂內,忙道“頭兒,閣老的信!”

林笑愚急忙起身接過信件,仔細翻閱道:“

予墨足下:

垂鑒,

兩度得繡衣書,頃誦華箋,具悉一切。

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

然家聽於親,國聽於君,天光有蔽,被謗議不能自明者,計以百數。

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左司郎中,此誠知疑似之不可辯,非口舌所能勝也。

喬女不然,始奇其能,以五聽察其情,以三慮儘其理,謂可以共立仁義,裨教化。

假令萬一除刑部囚籍,若為己用,則堪當世用矣。

然識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去之。

生所期者,甚似而幾矣

故懷英欲開正直之路,以敦風節,上疏大家。

聖人廣聽,蒙恩特赦。

伏惟珍攝,謹此奉文。

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懷英白”

隨即大喜道“落衡,喚童卿來大堂!”吩咐罷,便信步回了大堂,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就去”蘇落衡亦是大喜,便轉身往大堂去了。

林笑愚自然是想親口將這喜訊告知喬淩菲,但思前想後,還是由裴童卿去較為妥帖。便命蘇落衡去喚裴童卿。

林笑愚負手立於大堂內,見裴童卿來時,仍是一臉不悅,便猜那蘇落衡並未將閣老書信之事告知於她。

“喚我何事?”裴童卿冷道。

“閣老來信”林笑愚佯裝悲痛。“信中......”

“如何?”裴童卿見林笑愚這番模樣,頓時急了。

林笑愚作不忍狀,扶額,將信件置於案台之上。

裴童卿急忙取過信件,閱後喜不自矜,笑顏如花,向林笑愚嗔道“頭兒,又作弄於我。”再看身後蘇落衡早已憋笑不住,笑出了聲。

裴童卿隨即立即跑向地牢將消息去告知喬淩菲。

喬淩菲這三日是度日如年,打從裴童卿告知她那教坊司當中暗地裡各種汙穢勾當,當中不乏有殞命女眷。便是日日難熬,夜夜不寢,幾日下來,雖是餐餐豐盛,卻是瘦削不少。

聽聞裴童卿所言,猶覺夢中,待向裴童卿再三確認後,一時不知是悲是喜,眼底竟彌漫了一層霧氣,眼淚隨即奪眶而出,旋即與裴童卿相擁而泣。

待喬淩菲抹去眼淚,方才道“走吧,我們出去吧。”

“不可”裴童卿隨即說道“閣老雖說是已請聖人旨意,聖旨未達,淩菲你仍得監候於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