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盧翁案(2 / 2)

大唐女繡衣 疆留兒 5999 字 9個月前

亥時一刻,林笑愚返回大理寺,於馬廄內拴了馬匹,便召集眾人回到正堂當中。

“辰海,屍體勘驗如何。”林笑愚端起麵前清華琉璃盞,輕抿一口看向白辰海。

“頭兒,我檢查盧翁屍體,聞盧翁口中酒氣未消,見盧翁胸前及腿部血障業已固定,指壓未有褪色跡象,指尖尚有泥沙殘留,手臂及腿腳多有刮擦傷痕。故斷定那盧翁乃是於日前溺斃,另外左腿有舊疾,行走不便,其餘當中並未發現可疑之處。”

“莫不是失足落水?”方鶴臨急忙問道。

“有可能,其餘現場勘察,須問檀睿等人。”白辰海回答道。

“現場足跡雜亂,並無諸多有用痕跡,老白說那盧翁酒氣未散,倒是在現場未有發現。”

“不對”程檀睿正說著被蘇落衡打斷“祖父與盧翁相識數十載,未曾見盧翁飲酒。這盧翁為何會忽而飲酒?”

“哦?”林笑愚看向程檀睿說道“詳細道來。”

“祖父與盧翁相識甚久,時年祖父拜工部尚書,見盧翁巧匠精工,又對機關之術頗有心得,一時起了愛才之意,便為盧翁舉薦於工部任職,盧翁自是高才,於三年前蒙恩拔擢為工部司空一職,去年聖人稱製欲改大獻福寺改為大薦福寺,盧翁上書勸諫,觸怒聖顏,方被罷黜。”

蘇落衡雙指敲了敲天庭略加思索繼續道“隻是猶記得三年前,祖父壽宴之時,那盧翁於席間多番聲明,並不飲酒。”

“那這倒是說的通了。”白辰海捏著下巴說道“這不飲酒之人,若突然飲酒,定會酒醉,這麼說來這盧翁倒是有可能酒後失足落水。”

“可是這盧翁又為何突然飲酒?”林笑愚思索片刻說道。“這盧翁屍首是在何處尋得?”

“今晨,由一樵戶於城外龍首渠發現,隨即報了京兆府,恰巧落衡為步搖之事前去尋找盧翁,巧遇京兆府衙役,於盧翁家中問詢,便擬了文書,將此案調由大理寺處置。”程檀睿解釋道。

“原本盧翁諸多推辭,不願觸那黴頭,兩日前祖父親自拜會盧翁,與盧翁長談,方才應允於今日攜那步搖前去即可,不料卻出了這等事。”蘇落衡歎息。

“今日天色已晚,待明日,落衡,你且去那盧翁家中,詳詢盧老夫人”林笑愚隨即又看向程檀睿道“檀睿,擬文書,明日再上京兆府跑一趟。”

二人點頭稱是。

林笑愚繼續道“童卿,將長安水渠圖紙拿來。”堂內沉默,林笑愚隨即反應過來,這裴童卿尚在寢屋照看喬淩菲,隨即笑笑,自己這是忙昏了頭。

前些日子方才偵破的楊清懷案如今因自己提拔為代大理寺少卿,又返回到自己手中,而那青煙一案尚未有頭緒,這盧翁卻又遭難。

一時的忙碌較七年的清閒日子,倒是讓眾人一時有些頗不習慣。這衙門中各種物什向來由裴童卿看管,突然少了裴童卿,想要取些案牘資料,圖紙文書的,眾人一時也是沒了主意。

方鶴臨在館庫中找尋半天,好不容易在水文檔中尋得那張“八水五渠圖”,便取出回到大堂內道“這長安城竟沒有一條護城河。”隨即遭蘇落衡白眼“這偌大長安城,若是修築條護城河,怕是要天怒人怨。前朝楊廣興修運河最終至覆滅,為長安留下這清明、龍首、永安三渠,倒是頗有些功勞。”

“哎呦,落衡,你似是對這長安水域頗為了解啊。”

“家父冬官尚書”蘇落衡拱手說道。

“檀睿,屍首於何處尋得。”林笑愚打開水域圖隨即問道“可是在龍首渠?”

程檀睿起身,於圖紙上指道“正是,於東正門外五裡處。”

“辰海,你說那盧翁是於昨日溺斃?”林笑愚低頭看著龍首渠的走向問道。

“依屍體狀況斷定,當是昨日。”白辰海隨即也起身,前傾身子,看向圖紙問道“頭兒有何不妥?”

林笑愚思索道“若是如此,這龍首渠自大明宮橫穿而過至通化門與興寧坊小渠相連,這活水當會拖載屍體流動。那案發現場定在龍首渠上遊之處。”說著,手指便隨著龍首渠流向,逆流上劃。

“不對”蘇落衡看著圖紙隨即說道“這圖紙少了條水脈。”

眾人聞言皆望向蘇落衡,等待他的解釋。

“頭兒,可曾記得,那醉月閣門前有一水塘?”蘇落衡說道。

蘇落衡自小便跟隨在父親身邊,對這長安城的工事自是熟記於心。

印象中,東市中是有一條小渠,直通城外,與龍首渠相連,隻是因後來,這東市距興慶宮頗近,多官宦人家居住,自禮部侍郎李仲言之子失足落水溺亡之後,便上疏將那小渠掩蓋,說是掩蓋,實則是鋪就青石,形成暗渠其下水源依舊。

這數年的圖繪資料更迭,便鮮有人知。

“又是醉月閣!”眾人聞言,頓時同聲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