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疑屍(5)(2 / 2)

大唐女繡衣 疆留兒 5639 字 9個月前

“日前微臣亦是遭受不平之事,意欲投江自斃,怎料那江中竟顯出先賢楚臣屈原身影。那楚臣見臣這般落魄模樣隨即罵道:老夫投江,乃是因那楚王昏庸,而如今這聖上賢明如斯,卻又為何行如此魯莽之舉。故而臣便打消了這念頭。”

這武則天經這喬淩菲這麼一番胡扯,心情倒是大好,故而明知這喬淩菲是瞎說,但是句句都說進了心坎裡。隨即便道:“閣老所薦之人,果然高才。”

殿中其餘大臣這才鬆了口氣,至於那武承嗣一黨則是臉上表情幾番轉折,最後也落得個不得不陪笑。

而後武則天隨即命鳳閣內使頒複立北鑒司,禮部主事行禮,吏部行書下令,擢喬淩菲任代北鑒司司丞一職,俸祿閣製照舊,由政事堂直隸。

散朝之後武則天則命狄仁傑及喬淩菲二人往觀風殿內議事。

喬淩菲隨即便將吐蕃亞歸士一事與聖人闡明,而後又擅自做主將李珩身份一事揭露。

結果可想而知,正如狄仁傑所料,武則天數日前才為那蘇乾一事大發雷霆,下令將蘇氏一門抄斬。而如今卻又有這許王長子李璟藏匿身份自罪以逃脫。自然是心中不悅,隨即道:“喬愛卿既能為朕查明此事,朕定當論功行賞。”

“微臣無需陛下賞賜,隻求陛下對那李珩網開一麵,著其戴罪立功。”

武則天當即拍案怒道:“竟要袒護謀逆之賊,罪當同誅!。”

狄仁傑不由歎一聲,心道:“當真是老夫眼拙,識錯了此人麼?怎會如此魯莽不聽勸告。”

喬淩菲當即跪地道:“微臣不敢,隻是,這利人市中除亞歸士之案以外,仍有一事由李珩親查,此事茲事體大,故而微臣並未言明。”

武則天這才稍稍息了幾分怒火說道:“何事?”

“李珩多番探查得知,這利人市當中暗藏鑄私錢者。”

武則天聞言一驚,問道:“鑄私錢?”

狄仁傑道:“陛下,這鑄私錢一事可大可小,小則亂我大周貿易經濟,損大周天威。大則可引至邊關戰事。”

武則天自是知曉這私錢之危害,自然也是知曉這許王李素節滿門皆是遭了誣告,不過彼時著實是武周初立,為穩政權方才暗自許了這一樁誣告案,而如今這案子確實如狄仁傑所說,可大可小。而相較之下,這李珩的生死便隻是她一道聖詔之事,若是這李珩可偵破此案,一來可免了後患,二來也賣狄仁傑一個人情,其三,則是亦可為去歲之事做些心裡安慰。

武則天對狄仁傑很是了解,這喬淩菲所說之事,斷然這狄仁傑是悉數儘知,隻是經由這喬淩菲之口說出,便是給喬淩菲個立功的機會,且這喬淩菲也著實有些自己年輕時的韻味,武則天心內自然是多了幾分偏袒之意,但這狄仁傑竟隱瞞李珩身份一事,也著實令武則天心頭有些不悅。

武則天隨即看向依舊跪伏在地上的喬淩菲說道:“起來吧,便依愛卿之言,著令那李珩一力偵破此案,若是偵破此案,朕既往不咎,論功行賞,若是不得,便依律判處!”

喬淩菲道:“謝陛下天恩。”隨即站起身來。

武則天扶額歎息道:“朕倦了,退下吧。”

狄仁傑與喬淩菲二人隨即躬身向觀風殿外退去,忽得又聽武則天道:“婉兒,與喬愛卿製一塊腰牌,日後進宮也省得通報。”

“是陛下。”

狄仁傑與喬淩菲二人退出觀風殿,之後便向宮外行去。

“你這姑娘,”狄仁傑不由責備道:“既是已然商定暫且將那李珩身份隱藏,卻為何要告知聖人?”

喬淩菲道:“閣老責備的是,隻是,淩菲認為,此事若是遭他人利用,針對閣老,倒不如我等自行坦白,他日若有人以此誣陷閣老。我等亦無需擔憂。”

狄仁傑搖頭笑道:“你這姑娘,老朽已然垂垂老矣,無需替老朽憂心。”

喬淩菲知道這兩個月之後,狄仁傑會遭那來俊臣構陷入獄,故而自是有打算隨即便問道:“閣老可與任知古、裴行本、司禮卿崔宣禮等人相熟?”

狄仁傑聞言眉頭一皺問道:“淩菲相熟?”

喬淩菲道:“並不相熟,隻是有所耳聞罷了。不知閣老可否代為引薦。”

狄仁傑撫須笑道:“淩菲言重了,恰逢今日約了宴席,便一同前往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