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疑屍(7)(1 / 2)

大唐女繡衣 疆留兒 6224 字 9個月前

喬淩菲道:“那日與那道人張果相遇之時,那張果與下官言道近日下官會得良臣提攜,誰知這第三日便得閣老提攜往神都麵聖。”

席間眾人無不驚歎這喬淩菲竟有如此機緣,也是對那張果的未卜先知頗為稱讚。而席間恰有一位曾奉旨武則天之命前往去請張果的大臣聽聞這喬淩菲之言,自是深信不疑。

喬淩菲隨即又道:“那老道長曾提點下官,須得知恩圖報,隨即便口傳下官幾句箴言,勞煩狄閣老賜筆墨。”

狄仁傑雖是不信鬼神之說,可是畢竟生於那個時代,對這“天人感應”“五德交替”之類的理論還是有些感悟的,再加之對這張果一事,狄仁傑也確是知曉,故而便喚侍女取來筆墨。

喬淩菲隨即取蘸了墨,將那紙張撕做小紙條。於那紙張紙上寫下所謂“箴言”

這第一條便寫下:“藏墨。”二字遞與狄仁傑說道:“閣老依箴言便可。”

狄仁傑接過紙條看了之後也不言語,隻是微微頷首,隨即便將紙條掖於袖中。

喬淩菲隨即又寫下:“割袍。”二字遞與狄光遠說道:“狄二公子依字麵之意即可。”

隨即又寫下:“順受。”分遞與任知古,崔宣禮等大臣。

眾大臣得知此“箴言”乃是自張果之口故而便將此字條悉心收納,掖入袖中。

喬淩菲架了筆,看向堂內眾人道:“去歲爾爾,新歲將至,值新歲箴言啟。”

眾人紛紛舉杯向喬淩菲道謝。

喬淩菲自是不敢居功,當然需要感謝的是她所了解的曆史。

至夜深之時,筵席方才散去,眾大臣道彆之後,這狄府方才熄了燈燭,各自回了廂房,各自安歇。

翌日清晨。

喬淩菲一早便與狄仁傑辭行,往長安城趕去。

臨行之前,狄仁傑自腰間取出一腰牌遞與喬淩菲道:“此腰牌乃是陛下所賜,他日若有要事須得進宮麵聖,執此腰牌便可。”

“這北鑒司已然複立,且往長安等候聖旨即可,其餘雜項,便由禮部吏部操持,淩菲無需擔憂。隻是這焚屍一案及那私錢一案,還需淩菲多多費心。”

喬淩菲接過腰牌之後說道:“淩菲定當儘力而為”。言罷看向狄仁傑說道:“至於薩摩姑娘,淩菲另作安排,隻是於神都之事還需閣老多多關照。”

“自然。”

喬淩菲隨即欲上馬,往城門行去,卻忽得被狄仁傑攔下說道:“淩菲稍候片刻。”

方才言罷,卻見身後不遠處,那羅敬昀吊兒郎當得牽著一匹馬向二人走來,那羅敬昀行至二人身前,隨即便將那韁繩遞與喬淩菲手中道:“此馬名喚追駺,乃是大人最為喜愛。今日與你,便好生照看。”

喬淩菲接過韁繩看向狄仁傑道:“閣老......如此......甚好。”

狄仁傑:“......”

羅敬昀:“......”

喬淩菲道:“這大理寺中馬匹儘皆駑驥,這一路自長安行來,倒是急煞淩菲。”

狄仁傑笑道:“好生照看便是。”

喬淩菲隨即與二人行禮道彆,驅馬便往厚載門行去。

不得不說這追駺相較於往神都來時所騎馬匹那快了可不止一星半點,加之這喬淩菲本就於XJ生長,這馬術也是不差,也無需考慮這薩摩一事,故而這往長安歸去之時,自是輕快。

隻是行至長安之時卻變了天,不比神都那般晴朗,長安城這一場秋雨,讓人不禁打個寒顫,歸至長安時已然夜半,喬淩菲持魚符叩門,那城衛於城牆之上道:“宵禁時分,城門不開,還請大人待宵禁解除之後再入城。”

喬淩菲不想這魚符竟然入不得城內,隨即又自腰間取出那禦賜腰牌衝那城衛嚷道:“此腰牌可否同行?”

那城衛於高處細看之下,赫然是塊金牌,雖是看不清樣貌,卻也不敢怠慢,隨即便喚守城城衛開了城門驗看腰牌。

城門打開之際,便見內裡行出一城衛,滿臉不悅行至喬淩菲身前,伸出手道:“可有過所?”

喬淩菲隨即將那腰牌遞與那城衛手中說道:“城衛大哥,過所倒是忘了請,這腰牌可行?”

那城衛接過腰牌看了一眼,隨即立即揉了揉眼睛,當即跪地道:“伏願陛下安寧康壽,萬歲萬歲萬歲。”

聽得這一聲萬歲,城牆之上那城衛隨即亦是自城牆下來,跪伏在地道:“伏願陛下安寧康壽,萬歲萬歲萬歲。”

喬淩菲也不是要拿這腰牌作威作福,隻是當真這心頭之事尤為緊要,故而方才將這腰牌亮出。

喬淩菲複又上馬道:“有勞二位城衛大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