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私錢案(15)(1 / 2)

大唐女繡衣 疆留兒 5274 字 9個月前

眾人返至大唐中坐定,白辰海方才開口道:“據賴老前輩所言,多多所中契苾針為蜂尾針。”

不等白辰海繼續,大堂中忽的傳來久違的聲音道:“蜂尾針,針如其名,猶如蜂尾狀,針尖部呈鉤刺狀,刺入骨中便會折斷,即便將血肉中斷針取出,可這鉤刺入骨,卻是極難取出。”

眾人聞言循聲看向那久違之人——蘇落衡。

眾人見蘇落衡似是振作幾分,紛紛看向蘇落衡,滿是欣慰。

蘇落衡看向白辰海道:“想必多多所中蜂尾針達三支之多,否則也不必鑄三支玄石針。”

喬淩菲看向蘇落衡道:“落落知曉此針?”

蘇落衡道:“家父......家父曾得宮中侍禦醫秦鳴鶴所贈十針,便有這蜂尾針。”

“十針?”老白不解道:“據《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載之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大針。共九針,何來這十針一說。”

蘇落衡說道:“的確,據漢傳典籍記載確是九針,隻是,這秦太醫乃是大秦人士,並非我大唐人士,這蜂尾針乃是緣自西域,據說此針妙用在於清髓,隻是無緣得見罷了。”

林笑愚看向蘇落衡道:“落落是說,這針乃是緣自西域?”

蘇落衡道:“具體並不知曉,隻是曾聽聞家父與秦太醫提及此事,有所印象罷了。”

喬淩菲低頭思村,這西域,在唐朝來說,所指範圍極大,所囊括各地域民族屬國亦是不少,如何斷定這蜂尾針來自何處呢?思及此處,喬淩菲看向藥羅葛牟羽及葛薩洛拔二人問道:“你二人可曾聽聞這蜂尾針?”

二人聞言相視一眼,隨即看向喬淩菲紛紛搖頭。

蘇落衡道:“這針雖是緣自西域,可這施針之法卻不見得亦是緣自西域,行針之法,乃是我漢人先祖所創,故而落衡以為,不必追究這蜂尾針來源,隻需依這施針之法去尋,便會有線索。”

喬淩菲點頭道:“正是,”隨即看向白辰海道:“賴老前輩可曾告知這暗害多多之人所使針法?”

白辰海道:“賴老前輩似是不願提及,隻說這針法乃是以宮中手法逆施,其分寸,及力道並非尋常太醫可掌控。”

此言一出,堂內眾人儘皆變色。這施針手法竟是源自宮中,而宮中懂針法之人除尚藥局之人,便是僅餘太醫署兩位太醫。尚藥局之人自是於神都之中鮮有出宮一說,而太醫署中醫丞及眾醫監中一人,可將施針之法拿捏至如此爐火純青之境地。

可太醫署常日裡並不與這北鑒司眾人有過交集,更談不上這深仇大恨,再論及這太醫署官職,這太醫署太醫令亦不過從七品下官員,若說是牽扯進這私錢一案,隻怕是還不夠看的。

喬淩菲重新理了思路,將程檀睿遭暗傷一案及私錢案分開理思路,喬淩菲起身行至身後那懸掛有“會議室”牌匾牆麵處,自腰間取出一隻竹筒筆來,在這白牆上寫起字來。

喬淩菲這毛筆字著實不夠看得,可這板書還是不錯,喬淩菲為了方便自己依樣畫葫蘆得製作出一隻竹筒筆來,至於這做法,便是參考記號筆了,取一隻竹筒將其內竹節打通之後塞入許多斥巨資自鬼市當中購來的棉花。而後又截斷一截樹枝,將其製作成筆頭,中間掏出一個圓孔,當中以一小段樹枝穿過,樹枝延伸至竹筒內,將竹筒內注入墨,底端封閉之後一支簡單的筆就做好了。雖然不是很好用,但著實是比毛筆要方便的多。

眾人看喬淩菲於白牆之上寫下字跡,心內頗有幾分覺得這白牆可惜了的意思,誰知沒過片刻,喬淩菲自身側閣架上取下一塊麻布,將其上字跡複又擦去,心內倒是有幾分意外。

“淩菲這為何於牆麵書寫,紙張之上不是更為便捷?”林笑愚不解的問道。

喬淩菲看向眾人說道,:“此牆喚作白板,手中這竹筒筆,就暫且叫做白板筆吧。”喬淩菲將牆麵上諸多字跡以線條及圓形標示之後繼續道:“如此一來,眾人分析案情便看向這白板即可,將時間線,相關人物,線索,於白板之上標示出來,一來看著更為直觀,二來也有利於線索分析,再者便是這白板可反複利用。”

堂中幾人不由好奇向前湊去,可皆是遭喬淩菲攔下道:“先坐下,我們來開個會,分析下多多及這私錢案兩條線索。”

眾人皆是看向白板,聽聞喬淩菲分析道:“首先來看多多案,多多餘數日前隨我,李珩,老白三人同往利人市中,識得顧酒郎老前輩,”言及此處,喬淩菲將顧酒郎的名字圈起來道:“隨即跟隨顧酒郎老前輩尋得亞歸士藏身小院,發現小魚,及河靈二人已然脫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