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私錢案(24)(2 / 2)

大唐女繡衣 疆留兒 5669 字 9個月前

“怎會如此?那武......聖人已然抄了素節全家,僅餘四子年幼遭貶雷州。”

狄仁傑歎道:“這李璟年幼便離家,奉先帝昭命隨檢校右衛大將軍出征西域,之後便沒了蹤跡,懷英亦是於月前方才證實此子便是許王長子,璟,而今已然更名為珩,現司北鑒司司丞一職。”

“如此說來,聖人已然知曉此子身份?”

狄仁傑點頭,隨即眉頭微皺說道:“已然知曉,不過......”

那人急切問道:“不過什麼?”

狄仁傑舒展眉頭道:“聖人並未追究其欺君之罪,反倒是拔擢北鑒司司丞,命其偵破私錢案。”

那人聽聞“私錢案”三個字時略微停頓便繼續說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狄仁傑看向那人繼續道:“孟將曾為許王帳下門客,自是與許王交情匪淺,此番若是此子得以偵破此案,當以免出死罪,也算與許王留有個交代。”

那人聞言沉默良久,端起麵前茶盞,許久都未送入口中,忽的似是下定決心般將茶盞複又放回原處看向狄仁傑道:“依狄兄看來,這李珩可否偵破此案?”

狄仁傑笑道:“李珩隱忍於大理寺獄中七載之久,單憑這毅力,便是常人難以企及,加之身側又有那喬家遺孤相助,懷英大膽猜測,不需多久此案必定水落石出。”

那人聞言雙手忽的握緊雙拳,麵色凝重卻是一閃而過,隨即又笑道:“素節得子如此,當是欣慰。”言罷便又轉頭向堂外看看天色道:“今日已晚,狄兄便早些休息,孟將改日再來拜訪。”

狄仁傑聞言起身看向那人道:“孟將請自便,改日再敘,懷英仍有些公務需處置,便不久留了。”言罷便又看向身側羅敬昀說道:“敬昀,送張大人出府。”

那人看向狄仁傑及羅敬昀二人道:“狄兄,無需相送,孟將自行離去便可,告辭。”言罷便轉身向堂外行去。

羅敬昀看向狄仁傑,見狄仁傑擺手,便不再動作,隻是候在一側,待那人行遠之後見是再無響動,方才開口道:“大人,這張柬之似是有所隱瞞。”

狄仁傑並未坐下而是踱步向大堂外行去,負手而立,看向天邊得虛無說道:“敬昀可知當年許王李素節因一篇《忠孝論》而遭貶嶽州一事。”

羅敬昀跟隨狄仁傑身後一同出了大堂道:“倒是略有耳聞。”

狄仁傑笑道:“當年這《忠孝論》便是由張柬之親手呈往宮中,不過卻遭聖人攔下,亦是因此事,聖人遷怒於許王及張大人,二人同遭貶黜。張大人一心向李氏,故而隱忍廿載之久,於去歲之時,以六十五歲高齡不顧他人的嘲諷參加科舉,於千人之中奪得魁首,授官監察禦史,方才得以入京為官。”

羅敬昀道:“大人與那張柬之似是舊交。”

“當年與許王確是有些交情,方與張大人相識,張大人雖是年邁,卻有將相之才,故而,懷英方才向聖人多番舉薦。”

“隻怕大人亦是藏有私心。”羅敬昀毫不避諱此事,羅敬昀與狄仁傑相識十載有餘,二人年紀雖是有些差距,卻是無話不談推心置腹之交情,故而羅敬昀將心中猜測直言相告。

狄仁傑聞言笑道:“哦?敬昀如何看?說來聽聽。”

羅敬昀低頭看看地麵,亦是笑道:“末將隻是猜測罷了。”

“但說無妨。”

“狄大人雖是遭聖人幾番貶謫,卻是一心欲回朝任職,大人心係李唐江山,雖是與武周任職,卻處處維護忠於李氏之眾臣,一如大人得知李珩乃是許王素節之子,便是冒死亦要將那李珩保下,想必當年大人隨先帝往汾陽宮巡視之事,先帝定是有所托付。”

狄仁傑笑道:“知我者莫過敬昀啊,當年懷英任置頓使隨高宗一同往汾陽宮時,先帝的確是有暗示狄某屬意立四子素節為太子,言及素節之時,溢美之詞不絕於口。哎......陳年舊事矣。”

羅敬昀道:“舊事不提也罷,便說這張大人,大人明知這張大人一心忠於李氏,仍是多番舉薦張大人任宰輔一職,想必亦是因此。”

狄仁傑搖頭道:“於懷英而言,這天下蒼生福祉,便是懷英入朝為官所圖,那張大人確有將相之才。”敵人頓了頓繼續說道:“敬昀所說那張大人有所隱瞞,便猜猜,有何隱瞞之事。”

羅敬昀皺眉道:“方才大人提及這私錢一案,那張大人稍作停頓,末將觀其眼色有變,便猜測那張大人或許知曉此事。”

狄仁傑看向羅敬昀,輕輕一笑,便又轉身返回正堂之中。,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