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順水推舟(2 / 2)

那李大人就道,“高刺史,你是朝廷命官,且還是鎮守一方的大員,是朝之重臣,你倘若不是不曾為官,隻是普通的老百姓,你這以父母為天的孝順之言倒也說得過去。

可是你是官,那麼你就是朝廷的人,不僅僅是你父母的好兒子,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那麼你首先要效忠和孝順的是朝廷,陛下,然後才是你的那個小家。

你本末倒置,將你的家庭淩駕在朝廷和社稷之上,那就是不忠,對朝廷不忠,對陛下不忠,你就是有包藏禍心!”

“陛下,兩位公主殿下雖為女子,但是她們為大魏朝和大魏朝的老百姓們可是做了不少實事的,這大家可都是有目共睹的。

就拿去年的災荒來說,兩位公主殿下所捐獻的錢糧那可是所有人中最多的,巴陵長公主捐獻了她封地上三年產出,蜀國公主也將她封地上的所有產出都如數地捐獻了出來。

不僅如此,就是後來兩位公主也將她們城外莊子上所養的那些雞鴨鵝所產的羽絨也都給捐獻了出來向那些城中的大戶富戶們置換成了糧食,一半作為軍糧供給邊境上的二十萬大軍,一部分仍舊用來賑災之用,就是高刺史治下的兗州去年的時候也沒有少受兩位公主殿下的賑濟吧?

後來小公主引進了新的糧食作物種子,在莊子上試種成功了之後,又儘數地將那些糧食給捐獻了出來作為新型農作物種子讓朝廷向天下老百姓們推廣。

陛下,兩位公主的仁善之德與大義之舉全天下的老百姓們可都是知曉的呀,可即使這樣,竟然都得不到高刺史母親的半點尊重,反而還遭受其嘲諷與譏辱。

陛下,俗話說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這高刺史的母親目無君父,心中亦無道德禮法之倫,不知尊卑為何物,亦無感恩之心,想必高刺史的為人也不怎麼樣。

故臣以為這樣的人不配為官,臣鬥膽建議,免去高刺史的官職,讓有德有能之人居之,”就在這時,禦使大夫王國章也站出來說話了。

跟著又有人站了出來,“陛下,臣附議王禦史之言,但臣也還有一些新的看法,那就是高刺史的的母親既然在東宮的宮門口都敢那麼地出言不遜,想必他們在任上的時候又是何等的囂張跋扈,目無法紀,所以懇請陛下派人去徹查,看他們在任上的時候有沒有欺負老百姓,魚肉鄉裡和搜刮民脂民膏。”

緊接著又有一人站了出來,“是的,陛下,臣附議,還有就是那高老太太既然都敢不把長公主和蜀國公主放在眼裡,想必她也是有所憑仗的,不然她不會那麼囂張,但是她究竟憑仗的是什麼,又是借了誰的勢,還望陛下派人徹查!”

雖然他沒有指名道姓地說出那高刺史的母親所依仗之人是誰,但是在場的人都清楚他那話裡話外所指之人是誰。

蕭函的心裡這會兒可是恨慘了那說話說話之人,他想著若是他將來坐上了那個高位,他第一個不饒的就是此人!

當然這會兒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所以蕭函強打起精神來準備應付即將到來的對自己不利的局麵,然而果然就聽到有人道,“借的誰的勢,那還用說麼,大家都清楚,高刺史的女兒即將要嫁給南陽王世子,高家和南陽王是姻親關係,那高老夫人可不就是仗著有南陽王府的勢麼?”

南陽王強裝鎮定地斜了那說話之人一眼,“陳大人,飯可以亂吃,但是話卻不可以亂說,你說話可要講究證據,我南陽王府與他們高家確實姻親關係不假,但是我蕭函除了陛下親封的一個親王頭銜以外,又有什麼勢可借他們仗的?”

緊跟著又有一個朝臣站出來了,“陳大人,你這話未免就說的有些過於偏頗和激憤了啊,這南陽王府是南陽王府,這高家是高家,你不能說他們是姻親關係,你就覺得這事跟南陽王有關,就像你家的親戚犯了事兒,那能說明那事兒就與你相關麼?”

“是啊,是啊,李大人言之有理,”大殿中的一些朝臣們都就紛紛點頭附和著那新站出來的大人道。

那陳大人見不好將蕭函給拉下水,於是就拱手鄭重其事地向上首的老皇帝揖了一禮,跟著就退而求其次地道,“鐘大人所言極是,是我偏頗了,可這事就算是跟南陽王和南陽王府無關,但是就這樣人家所教養出來的女兒又怎麼堪配與皇室結親呢?

俗話說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言行舉止受其影響深遠。

臣聽聞那高老夫人是因為向長公主購買羽絨而不得所以才一時憤怒口無遮攔地說出那些大逆不道的話來的,而她買羽絨的目的是為她即將出嫁的孫女兒做上兩件衣裳。

由此可見,那高家小姐與其祖母的關係十分親厚,如此關係親厚的祖孫兩人,想必在性格上也定是十分的相似投緣。

那高老夫人是如此的性格,那高小姐難免不是,所以為了皇室的尊嚴和威嚴著想,陛下,臣覺得高家的姑娘最好還是彆要嫁入皇室的好,省得到時候折損了皇室的顏麵。”

“陛下,臣附議陳大人之言!”

“臣也附議!”

“臣附議!”

.......

跟著就站出來七八個人都反對南陽王府和高家結親的,老皇帝還有什麼看不明白的,這是不允許老二的勢力做大呢。

於是他也便順遂推舟,“依諸卿所奏,暫罷高朗兗州刺史之職,其職務暫由彆駕擔任,待年底官員考核成績出來之後再由他人去擔任。

丞相,你速派人去兗州徹查高朗在兗州任職期間,其是否有恪儘職守,有在認真的為朝廷辦事,其與其家人是否有欺壓老百姓,魚肉鄉鄰,收賄行賄之事。”

尉遲丞相就站了出來,向老皇帝拱手執禮道,“喏!”

老皇帝接著說,“另外,南陽王府與高家的婚事就此作罷,世子蕭逸另擇婚配,高朗一家幽禁府中不得有任何的外出,廷尉,這看管之職由你們負責!”

“喏!”

蕭函和廷尉公孫堅都就朝上首拱手應和著,同時蕭函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可以落實到實處了,而他的心中卻也有著一種隱隱的小歡喜。

高朗聽罷,整個人都不好了,一張臉悔敗頹廢不說,隻見他整個人也像一隻泄了氣的皮球一樣頓時就軟癱在了地上,竟毫無一絲的生氣。

看著他那副模樣,蕭堯的嘴角就高高地揚了起來,砍掉蕭函一臂,他的目的也總算是達到了。

“退朝!”老皇帝跟著就起身離開了禦案。

“恭送陛下!”

之後眾朝臣也都紛紛地轉身朝殿外走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