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的征程(1 / 2)

在首府江陵休整的時日裡。

趙統除卻走訪各將門與二代將領相識,並邀約諸人整日遊蕩於江陵周邊狩獵,或是切磋武藝,探討兵法韜略。

而隨著近日來他的名聲漸起。

且連續獨當一麵率部參與大戰破敵。

趙統也順其自然的成為了二代間的佼佼者。

將近半月過後。

成都方麵方才是傳回了新的指示。

而此刻,正在府間與母親攀談,指點其弟槍法,難得過了一段悠閒的假期。

龐統也差人前來相請於他前往郡府聽候。

聽罷,趙統頓時間就心如明鏡,知曉肯定是成都方麵有了新的指令。

他並不怠慢。

與母親,弟弟辭彆,然後換上戎裝往郡府前去。

比起尋常的服飾,他還是更喜歡征戰沙場的將服。

顯得是那麼的英武、貴氣。

或許這也是骨子裡就好武。

一路未做絲毫耽擱。

縱馬迅速馳騁到郡府府外。

一番通報過後。

他才快步入府間。

一眼望卻。

瞧著關羽居於上首,龐統位於從旁陪同。

趙統見狀,心下了然!

之前他就聽說了龐統是特奉命攜部趕赴荊州,以代替主上處理與江東方麵的事務。

現在吳軍已退,他也不見絲毫前往成都複命的跡象。

顯然,龐統是要久居荊襄,協助關羽守衛荊州之地了。

不過,此事在趙統看來,倒也是一樁極其利好之事。

有龐統的協助,或許原史上荊州失,關羽亡的局麵將會能夠得到避免呢。

畢竟,龐統早年被譽為南州之冕。

與臥龍其名。

在荊襄之地,聲望以及影響力上,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雖然原史也有馬良輔助。

但馬良在話語權方麵終究有些人微言輕。

也無法令關羽言聽計從!

有龐統的協助,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局麵。

趙統心下如是想著。

“末將參見關將軍,龐軍師。”

“今日差人召統前來,不知可否是成都方麵已有新的指令乎?”

一語落的。

龐統麵上頓時洋溢著濃濃的喜色,隨後才打趣般的讚譽著:“阿統果聰慧無比,怪不得能夠迅速平叛南中不毛之地,又將孫權引以為傲的大將呂蒙壓製得不能動彈。”

“阿統所言非虛,確是成都已來了新的指示。”

一語而落。

即便是關羽一向不苟言笑。

此刻紅彤彤的臉頰上似是也遍布著笑意,悠閒的鋝著下顎間的濃濃長須。

顯然,趙統這段時日內的種種卓絕表現,也令二人對他好感頗深。

“阿統,孔明言,現今漢中大戰已是一觸即發,主公已提軍北上,欲與攜眾而來的曹軍主力決戰於陽平關。”

“但現在後方若繼續征召兵士支援前線,則勢必會動搖巴蜀之地的國本。”

“孔明深思熟慮後,決議由阿統你攜本部沿宜都過麥城,徑取漢中已東的漢東三郡,予以從側翼打通進軍漢中腹地的通道。”

“搶先占據漢中之地。”

一席席話音落罷。

龐統徐徐將新的指令快速和盤托出!

一言而落。

趙統眼神微凝,遲疑了片刻,方才重新恢複堅定不移的目光,拱手接令。

攻略漢東三郡。

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啊!

漢東三郡雖名義上受張魯管轄。

其實早在當初荊州牧劉琮舉荊州歸降時,主管上庸、西城郡的申耽,以及房陵太守蒯祺就已經歸附了名義上的漢庭。

攻略漢東之地。

若是不能速戰速決,守軍極有可能向駐軍荊北的曹軍請降。

但上庸諸地間地勢卻也極其崎嶇,山路眾多。

即便此刻趙統鄭重領命。

攻略東三郡一事還是得從長計議。

瞧著趙統雖然眉宇間流露出凝神的目光,卻依然堅決領命。

此刻,不僅僅是龐統麵上浮現出一絲笑意。

上首關羽亦是鄭重點頭著。

此話稍落。

沉吟一番,龐統才道:“現在巴蜀方麵已經安定下來,孔明也來信告知可將諸文武的家眷以及主公之子阿鬥一齊護送入川。”

“孔明已經特意安排人員於魚複附近接應。”

“統思慮一番,此事可由阿統攜本部參與護送至秭歸郡的巫峽峽口處與之交接。”

“而如此之間,也能迷惑漢東三郡,我軍暫時無意進取此地。”

“待護送結束過後,阿統可自行定奪作戰計劃之!”

一席話落。

龐統將各項任務安排得極為妥當。

一旁的關羽並未多言,依舊兩手端著春秋研讀著。

趙統聽罷,也是鄭重領命!

對此,他亦能明白其中之意。

經曆了江東背盟一事。

首府江陵隨時都有可能成為前線的可能。

諸家眷繼續棲息於此。

安危上得不到保障。

其次,將在外,親眷理應為質。

隨著這一樁樁的事件安排下來。

趙統領命告辭。

待其離開,龐統方才重新返回席位上,麵向關羽拱手沉聲說道:“關將軍,據孔明的來信顯示,言現在主公已親舉主力北上與曹軍爭奪漢中歸屬。”

“孔明之意是,想讓我荊州軍伺機而動,若能在荊州方麵製造戰事,給予曹氏增加防守壓力,以緩解漢中方麵所麵臨的壓力。”

“此事易耳!”

“本將接下來就著手部署。”

說罷,龐統也同時擔憂著來自東麵的壓力,想了想道:“不過嘛,江東方麵還是得派遣軍力防守,不可輕視!”

“雖然兩家剛剛和議,戰火趨於平靜,但難保孫氏不會故技重施,卷土重來。”

“嗯,長江下遊的孫氏的確是不小的隱患,得想一法子應對才是。”

話落,關羽便悶著臉細細思吟著。

許久,方才沉聲吐露道:“從即日起,於沿江建造烽火台,每隔十餘裡就設一處,一直蔓延至公安城下。”

“若有意外,立即點起烽火示警。”

“關將軍之法,確為可行,當儘快實施。”

“除此之外,還有建夏口城的工期進度也得加快。”

“要將荊州的防務設得滴水不漏,令江東無機可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