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建安二十年,秋七月。
丞相曹操攜主力各部合六萬餘眾征伐漢川之地。
由於陽平關的地勢太過險峻。
受阻關下長達數十日之久。
終究因軍中大將夏侯淵的陣亡,令曹操舊疾頭風再犯。
思慮一番過後。
曹操無奈決議攜部徐徐退軍。
可由於曹軍的追擊,導致兩軍於陽平關外的棧道之上展開了一場勢均力敵的搏殺。
史稱:漢中之戰。
此戰載,曹軍戰不利,丞相曹操連夜攜部往陳倉道倉促退往大散關,劉備遂據有漢川。
同年八月。
陰平氐族首領雷定號召周邊各部族一齊起兵,攻伐陰平氐王強端所部。
因其部爆發內亂。
雷定趁勢攜部殺入部落之間。
多日後。
雷定被一致推舉為新的陰平氐王。
加冠衛冕為新王。
雷定第一時間就差人攜重禮前往漢中首府南鄭予以拜見左將軍劉備。
一方麵是獻上貢品。
另一方麵也是表示對收複漢中郡的慶賀。
現在連威名赫赫,戰力強悍的曹軍都尚且敗於劉備軍,該如何選擇歸屬,雷定又豈會不知?
何況。
先前馬超,趙雲率部合力來增援,圍剿強端所部之際,他亦是親眼見識到了對方的戰力。
現在地處益州的周邊之地,他自然要予以表示自己的恭敬。
隨著雷定率先向劉備上供。
一時之間。
周邊各氐族部落亦是紛紛效仿。
一瞬間的功夫。
首府南鄭來往之人是絡繹不絕。
劉備也因此在氐族間而名聲大噪。
麵對著如今靡亂的漢川局勢。
此刻地處各地的各氐人部落間。
都是各種做出了自身的應對。
特彆是先前受攜部相助曹軍而攻伐漢中的部落。
現在瞧著曹軍退走。
擔憂劉備會趁勢對他們予以進行報複,起兵征討。
這些部落族長最終也紛紛選擇遷徙部民往關中而往,投奔曹氏。
至於一些觀望的部族,此刻則紛紛差人往南鄭,以示自己的恭敬。
更有甚者。
部分部落直接攜眾向撤退的曹軍主力發起了攻勢。
予以襲擾!
這其間,最為典型的自然就是地處沮縣東狼穀的白狼一族。
白狼羌王自當日曹軍大肆屠戮河池過後,便心生了不滿。
也是由於先前曹軍勢大。
己方無法以一己之力所抗衡。
方才被迫獻上降表,以示尊敬。
一直蟄伏至今。
可他也在時刻的關注著漢中方麵的戰局。
自從聽聞曹軍接連戰不利。
現更是兵敗沿陳倉道倉促撤離時。
白狼王亦是立即集結起了族中之兵士。
以熟悉當地地利的優勢趁機設伏。
在防範無備之下。
曹軍各部主力接連不斷的遭受著一番損失。
但曹操征戰沙場多載,早已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他立即命軍中諸將士全權冷靜下來。
然後令諸將各自率部迎敵。
曹軍諸將也大多是戰陣經驗豐富的老將了。
也是迅速的就從慌亂間調整過來。
指揮本部兵士予以反擊。
曹軍的主力遠在白狼族之上。
麵對麵激戰,白狼族迅速落入了下風。
正當曹營諸將都儘數麵露喜悅之色,本以為剿滅此彈丸之地的小部落不過是輕而易舉時。
忽然之間。
“滴滴滴”
一陣陣的竹笛聲似乎是在山林間的周邊各處響起而起。
下一秒。
便見一頭頭身軀無比健碩,寬若數尺,渾身生著白毛,潔白無瑕,麵相凶悍的白狼從四麵八方的林間竄出。
其速仿佛快若閃電。
宛若上千頭的白狼一齊襲向曹軍各部軍陣。
群狼之威,饒是猛虎所見,亦懼三分。
又何況是人乎?
眼見著此等局麵。
正在激烈奮戰的曹軍諸將士紛紛被嚇得臉色蒼白。
甚至是一些膽小的軍士仿佛連兵械都拿不穩。
上千頭的白狼一齊衝擊。
幾乎是瞬間的功夫就衝散了曹軍陣型。
然後到處亂竄,襲殺著曹軍兵士。
饒是白狼族軍力並不占優。
可曹軍軍心已經是因此大亂。
當主帥曹操聽聞此事過後。
亦是親眼所見了一頭頭白狼的凶狠。
他見狀哪還敢繼續滯留於此指揮部眾繼續廝殺?
迅速就下達了撤退的指令。
而曹操本人也在許褚攜虎賁營的護佑下快速殺出了一條血路。
先行撤去!
曹操撤退。
諸將也紛紛不敢戀戰,連忙攜部退卻。
一時之間。
曹軍一口氣往沮縣已北逃出了約莫數十餘裡。
方才驚魂未定的停卻大口踹著粗氣,予以歇息。
這一戰下來。
曹軍各部的士氣再度下降數分。
原本。
曹操本欲沿武都郡治下辯城方麵退卻。
以著手親自安排防禦。
可隨著忽然設伏的白狼族趁勢進攻。
卻是打亂了他的一應部署。
現在的各部主力,急需退回關中休整。
現在的各部將士,早已是軍心低迷,不堪再戰。
念及於此。
曹操差人快速奔往武都郡。
予以告知當地駐軍。
若是武都能守,則守之!
若事不逮,各部可依次沿隴西或是關中撤軍。
將一項項的指令依次安頓好後。
曹操方才攜眾再度啟程。
往長安方向撤離。
而初取得大捷的白狼族此刻亦是徐徐退回穀中。
白狼王也是第一時間差人前往首府南鄭拜見劉備進貢。
以示對劉備軍的依附。
予以尋求庇護!
現在他們白狼穀也已經徹底與曹軍交惡。
以白狼穀的規模,若是下次曹軍諸將親攜大眾前來征伐複仇,那以他們的規模是決計無法相抗衡的!
而劉備軍能與精銳悍勇的曹軍戰得不相上下。
自然也就成為了諸氐人部族爭先歸附的目標。
由於曹操無法顧及武都方麵的戰局。
現在張飛攜眾已經是沿陳倉小道徑直進軍至了郡治下辯的外圍一線。
先是接連一路攻略了沮縣小城。
然後在沮縣聽聞了白狼一族於此設伏大敗過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