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書信送離過後。
趙統思索一番,遂又再度提兵書寫而起。
他這封書信則是要呈遞給同為軍師,現今協助關羽鎮守荊襄的龐統。
信間內容也簡便了許多。
就是提醒龐統,若是日後掌管東三郡有了新的人選後,務必要時刻注意此地的種種情況,以免境內出現差池。
之所以是寫給龐統而不是主將關羽。
趙統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思量。
首先是自己於龐統交情更為深厚。
其次就是或許告知龐統,他會更注重此事,而關羽可能很容易就忽略了。
自己一介小輩的言語,他也未必會掛在心上。
將這樁事件徐徐結束過後,
趙統方才是長舒了一口氣。
他現在已經儘可能的將上庸之後的隱患降至了最低。
最終東三郡究竟是否還會猶如原史上那般失而複得。
那就不是他所能掌控的呢。
忙活完這番事務。
趙統依舊是組織諸將操練著將士。
並且重新將上庸外圍防線的防禦安排布置了一番。
令南陽郡方麵的曹軍稍有風吹草動。
己方就能迅速得知!
而多日過後。
益州首府。
成都,軍師府。
此刻,諸葛亮居於上首,階下的左右兩側各自立著些許身著衣冠的士人。
他現在手拾著掌中的書信徐徐查閱著。
隨著劉備親自攜眾親征漢中過後。
便將後方一應事務,甚至是自家的左將軍府事也一並交給了諸葛亮所打理。
半響後。
諸葛亮方才是放下了手中的書信,右手重新拾起鵝毛羽扇輕輕揮了起來。
“軍師,不知此信又是何人所送而來?”
待片刻功夫後,一側作為益州本地難得受到重用的蜀郡太守楊洪不由先行拱手相問著。
由於揚武將軍,蜀郡太守法正已經隨軍北上。
為了維持蜀郡間的穩定。
諸葛亮遂也是重新任命了楊洪為行蜀郡太守,暫時代管境內事務。
現在一向擅長察言觀色的他,瞧著諸葛亮查閱著這封書信,時不時的就會輕微點頭以示附議,麵上帶著一點微笑般的笑容。
他便明白,此信定然不簡單。
一言而落。
上首的諸葛亮遂也是麵色輕鬆,緩緩揮著扇公示著:“此信乃是子龍將軍長子統,奉命攜本部攻略東三郡,以配合我軍主力爭奪漢中郡所送來的。”
“信間所述,言自平定東三郡後,當地些許豪族不甘死心,私下還暗中聯合起來相互勾結曹軍入境。”
“以圖在趁機奪回東三郡的歸屬。”
“啊?”
此話剛落。
右側的一為長相俊秀,身長八尺,身著衣冠華服的一位青年士子忽然間麵上就有些緊促起來,連忙拱手相問著:
“軍師,那東三郡現今處境?”
此青年也正是原史上的蜀漢四相之一,蔣琬。
一言相問。
此時間,兩側其餘諸人都不由一致的緊張起來。
這些人作為能夠受到諸葛亮所挑選而進的官吏,基本的眼光能力還是很出色的。
他們自然也能窺破出東三郡對於己方的重要戰略意義。
此刻忽是聽聞了曹軍大舉來襲的消息。
且還有當地豪族暗中勾結時。
眾人的麵上不由一下子就驚懼了起來。
生怕到手的城池得而複失!
直至諸葛亮徐徐說著:“諸位勿憂!”
“據信中的彙報,阿統提前窺破了其中陰謀,並攜眾大破曹軍。”
“曹軍眼見偷襲無果,各部遂也倉促退回了南陽郡屯駐。”
“現東三郡已經是重新轉危為安矣!”
此言落下。
諸人擔憂的神情方才各自徐徐緩了下來。
緊隨著。
諸葛亮麵向眾人,似是有考教之意,遂麵露輕鬆之色,直言道:“阿統信中言,關於欲勾結曹軍的各當地豪族以及其膝下親眷幾乎是全部落網。”
“現請示究竟如何處置?”
話落至此處,諸葛亮一臉似笑非笑的問詢著:“諸位以為呢?”
“針對此可否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
階下左右兩側都稍作了一番沉寂。
諸人似是在腦海裡沉吟了一番後。
此時,左側似是有一人身著士人服飾的中年楊儀,麵上洋溢著濃濃的喜悅之色,不由當先拱手說著:
“軍師,儀以為,對於宵小反叛之徒,當予以施用雷霆之勢處決。”
“若是手段太過柔和,恐無法震懾暗中所潛藏的野心勃勃之人。”
此話稍落,楊儀頓了頓,隨即語氣就頗為嚴肅起來,麵上也無比狠厲的說著:
“儀建議,儘數將叛賊們的親眷一齊押至成都,然後當眾處以極刑,以儆效尤!”
這番話剛一出落。
府間諸人都不由各自以異樣的目光看向楊儀。
他們都沒有想到。
楊儀看神態,也似乎是宅心仁厚之人了。
卻竟然會在此刻提出處以極刑的提議。
但此話方落。
諸葛亮也依舊是不動聲色。
並未否決,也未同意。
諸人再度沉吟一陣。
一側的另一人才俊董允方才拱手高聲道:“軍師,允有不同的見解!”
“哦,休昭請說。”
待得到了首肯。
董允清了清嗓子,遂也直言道:“此提議允以為或許有不妥的地方。”
“首先是上庸距離成都有千裡之遙。”
“其間又道路不便,若是押解至成都,其中所發生的變數也將不可預料也!”
“允以為,不宜押解至成都處以極刑。”
“而應當提前製定好處置手段,直接在上庸麵向當地士民處置,或許更能震懾野心之人。”
一語落下。
董允遂又繼續說著:“其次,以允之見,處以極刑也太過不好。”
“主公一向推崇仁義,若是對當地勾結曹氏的豪族親眷都一應處以極刑,或許會有損主公的聲譽呢。”
話語落於此。
聽聞著董允這一番番話語後。
諸葛亮的麵上也漸漸是流露出了些許笑意。
沉吟片刻後,遂徐徐相問著:“那依休昭之見呢?”
聞言,董允隨即鄭重提議著:“軍師,允以為,當誅殺首惡就好,至於其餘親眷人員,也不必都全權處以極刑。”
“隻需發配便好!”
“如此,既能威懾當地豪族勿生異心,也可保全主公仁義之民。”hptere,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