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渾身都是膽也(1 / 2)

隨著受馬超所號召而起的西涼諸羌各自退散。

伴隨著馬超攜本部西涼鐵騎突圍南下以後。

涼州遂也因此迎來了穩定。

而持續了將近有大半載的漢中爭奪戰也漸是告入了一段尾聲之中。

從建安二十年初春至秋八月。

劉、曹雙方於漢川的爭奪出動規模兵力巨大。

約莫有十餘萬眾。

若是算上西涼諸羌各部對涼州的侵襲。

雙方此番幾乎是投入了二十萬眾以上的軍力。

隨著馬超退至武都郡的消息傳回漢中首府南鄭時。

左將軍劉備也果斷下令讓馬超與趙雲攜部退回漢中。

至於武都郡防務。

則暫時交由張飛予以鎮守。

而隨著漢中戰事告一段落。

對於劉備而言,接下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如何調配官吏予以治理以及部署兵力增強邊境防線的問題。

而就在每日劉備召集軍中文武諸人商討此事時。

以諸葛亮的勸誡信為首。

來自於留守後方成都的諸文武官吏一齊的勸誡送至了漢中首府南鄭。

劉備首先是打開了軍師將軍諸葛亮的信箋。

隻見封麵上留有“主公親啟”的字樣。

待之後方才靜靜查閱了起來。

“主公,現您也與曹賊的主力決戰之間,大破賊眾。”

“其威勢顯然已經是足以令中原震動。”

“待過後,此戰的餘威必然會逐步傳至天下各州郡間。”

“各州尚且還心向往大漢的士民到時也將會無不期盼著主公早日北伐功成,還於舊都,重振大漢大好河山。”

“而昭昭大漢已傳至今數百餘載。”

“威名早已刻骨至天下士民心下。”

“可由於亂世降臨,天子蒙塵,現又被曹賊拘於深宮之間,淪為了掌上玩物,宮中之事,甚至是朝政大事無不是出自賊子之手。”

“若主公不趁此大勝之機上表稱王。”

“則不僅天下士民無法響應主公之夙願,也會令麾下文武諸臣及將士們無法堅定目標,齊心協力北伐中原。”

“若心不齊,則大事定難成功矣!”

“且數百載前,高祖帝便是退居漢中,被譽為漢王,隨後兵出漢中,定三秦,出關中,曆經數載終是平定天下。”

“因之而成帝業,創立了煌煌數百載的大綱榮光。”

“主公可上表奏為漢中王,以效仿先祖,號召萬民,整合麾下文武諸臣及大軍將士,令之北伐關中,以還於舊都,重振大漢榮光。”

“亮綜上所言,皆出自臣的一番肺腑之言,萬望主公切莫猶豫不決!”

“此番若錯過,則必令眾人心寒也!”

片刻功夫稍過。

劉備徐徐將信間內容微微看罷。

一整篇下來,劉備都並不為所動。

麵上也一直是浮現出平和之色。

並未顯露出非分之想!

直到看到那一句“若不為所動,則必令眾人心寒也”。

須臾之間。

劉備方才是瞬間恍然大悟了過來。

他了解諸葛亮的一貫行事作風。

知曉其並不會信口開河。

此話既出!

那就能說明稱王絕非隻是法正,黃權一時所想。

而是必須重視起來的大事。

一瞬間。

劉備居於主位上,靜靜思索著。

他似乎也是聯想起了許多事。

隨著一事接著一事的串聯之下。

頓時間。

就感受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他意識到。

此番漢中大捷己方贏得並不輕鬆。

雙方更是激烈攻防,甚至是相持了長達大半載的時日方才能逼迫曹軍主力各部撤軍。

如此艱難的一戰過後。

若是他不更進一步,以籠絡人心,凝聚麾下各部間的信念。

那恐怕真會如諸葛亮信中所述那般。

己方麾下遲早會陷入分崩離析的局麵。

概因。

現在曹操雖被稱為漢賊,但他終歸是掌控了天子。

握有天子這張王牌。

自然也就等於掌控了天下權柄。

諸葛亮信間直接就表明了正名的重要性。

現在天下各州已經基本是三分。

而自己若是繼續頂著漢左將軍的名諱揮師北伐。

那顯然在出兵上就是出師不利。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若是以左將軍的官職號召眾心一齊北伐曹氏。

那便相當於是以下犯上!

那又該如何凝聚麾下各部將士,凝聚文武諸臣的信念呢?

又當如何號召天下士民共伐逆賊曹氏呢?

經過諸葛亮這一番番的提點之下。

劉備此刻也一瞬間意識到了許多問題。

而聯想著這些。

他心下隱隱間覺得。

此番上表稱王,似乎是勢在必行之事!

何況。

現在他更是據有了大漢的龍興之地。

若是效仿了先祖上表為漢中王後。

此番也會給天下士民們一道道的信心。

莫非,大漢當真還氣數未儘?

大漢尚且還有中興的可能乎?

隻要令各州郡間士民們心懷憧憬。

那待日後誓師大舉北伐後。

才能有愈發之多的勢力以為助力。

此舉方才會事半功倍。

這是諸葛亮信中所述的正名因素。

當然。

令劉備所重視的自然還是更進一步,以籠絡麾下眾心,凝聚信念。

這才是最為重要的關鍵所在。

待劉備看過諸葛亮的親筆書信以後。

他自己也靜靜的思索了許久。

待將一件件的事情理清過來。

思緒也漸漸的發生了變化。

從最初的法正,黃權等人勸誡時的言辭拒絕。

現在心態上也發生了些許改變。

沒有那麼的抗拒了。

而敲定此事後。

劉備也繼續是不動聲色。

隻等待著法正下一次再度糾集群臣予以勸誡稱王一事了。

查閱過諸葛亮的勸進表過後。

劉備遂也依依翻閱了留守於成都的其餘諸臣的勸進。

其中自不乏許靖、秦宓,楊洪,李嚴等人。

不過,他現在已經做出了決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