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十九章 爭鬥(2 / 2)

鏡中雲鬢 虞渡 3512 字 9個月前

撇著嘴生氣的少女故意和她作對似的,狹長的鳳眼在地上巡了一圈,突然隨意一腳踢在桌腿,李意如猝不及防,痛得倒吸一口氣,而宣寧卻滿意地哼笑了一聲,扶著腿起身抻衣,冷冷清清的嗓音輕揚,矜貴又清脆,“來人!進宮!”

——

公主笄禮翌日一早,司天台急奏,曰昨夜鉤陳星羸弱黯淡,杓鬥星移位玉衝,木及禍患,色變,乃貴人災凶也。(1)

李意如聽到這裡,已然明白昨日為何阿兄和官家輕易同意了她的請求,而今日一早又重召幾人進宮。

太史令奏報完畢退在一旁,官家深思片刻,沉沉開口,“楚卿,你可聽明白了?”

楚郢當然明白,官家不願將宣寧公主許給他,堂而皇之地以星宿之說欲作罷這門親事。而宣寧呢,本對他已極其依賴,卻突然又不知為何對他疏遠,若說少女心思多變,可她依然向官家請旨下嫁,一連串的動作讓楚郢開始舉棋不定。

能娶得宣寧自然是最好,麵對這冠絕西京之美貌,若說他楚郢絲毫不動心,那必然不可能。接近她的初衷不曾忘卻,與權勢相比,紅顏不過枯骨,可小娘子熱烈又真切的情感和獨一無二的偏愛著實燃著了他沉寂,或許這孤獨的一路上有隻小春鶯相伴,也不算耽於享樂。

楚郢微微眯眼,桃花眸情緒跌宕,大哥之死還沒查明白,二叔三叔在荊西勢又漸強,長安城風雲詭譎,戚妃深受官家寵愛,淄川王李樺掌刑獄,有雷霆萬鈞的名聲;臨汾王李柏雖頭腦簡單,在工部任著閒職,可聖人主子母家勢強,不容忽視。

其他皇子庸弱平常,再者就是承江王李槐,他雖體弱,卻握住著大魏的錢糧命脈,他是官家親自教導長大的,永安候爺入主內閣,是他親舅舅,多年被官家倚重。承江王妃雖是庶女,但畢竟是裴家後人,且一雙兒女也較其他皇孫出眾。

再加上宣寧公主舉世無雙的寵愛,足以他在長安站穩腳跟。雖說臨汾王拋來好意,想與荊西交好,但怎及宣寧公主的好處多。

更不論她如今食邑三千戶,是幾位叔叔拍馬也不及的財富。

可如今看來,僅擁有她的偏愛並不足以讓官家將她許配給他。楚郢腦中瞬息萬念,不知還要如何才能破局。沒與江二郎提前商議,實屬失算。

他正凝神思索,忽聽見宣寧小聲問他一句,“你可去過揚州城?”

他怎會去過揚州城?楚郢腦子一團漿糊,哪有嫌隙去想這個莫名其妙的問題,輕輕搖了搖頭。

那少女平靜的麵上騰然升起了憤怒的火燒,她狠狠地瞪他一眼,波光流轉中熟悉的嗔與嬌讓楚郢心中猛跳,既是悸動又是驚駭。他的麵上鋪起薄薄的冷汗,重新跪了下去。

意料之中的翻覆並未來到,宣寧雖怒,卻仍彎腰垂首求告著,一個響磕,少女抬起微紅的額頭,眼中堅定,“父皇,星象軌跡千變萬化,昨夜星辰難以斷言將來之事,既父皇已下旨允了兒與楚世子的婚事,又怎能讓此虛妄之說使君言如戲,木星主兒災凶,便等杓鬥回歸原位之時兒再與楚世子成親,敢問太史令,三年之後,杓鬥能否回歸本位?”

三年,楚郢背脊透涼,眼中波光劇閃,緊緊咬住了唇,他何來的三年!

太史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