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黃鶴的闡述,展菲轉了轉手中的筆,顯得非常有興趣。
她想了想,轉頭問一旁的展博道:“你評估一下,這產品的製作難度,涉及到的硬件。”
展博,想了想其中涉及到的技術要點。
沒一會就捋清楚了思路。
他清了清嗓子,介紹這款產品的核心技術。
“從技術上而言,要實現黃總描述的這種智能老人鞋,是完全可行的。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能及時發現老人摔倒,還能讓人隨時知道老人在哪兒。
要實現這些功能,靠的是幾種關鍵技術和硬件。”
展博來到屏幕前看著ppt前的一隻鞋,指著鞋底說,“這裡麵需要裝加速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陀螺儀傳感器。
加速度傳感器能感覺到老人運動時速度的變化,要是突然摔倒,速度肯定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壓力傳感器呢,能感受老人走路時腳對鞋底的壓力,摔倒的時候壓力也會有特殊變化。
陀螺儀傳感器可以知道鞋子的角度和姿勢,這三個家夥一起,再配合重力AI算法分析。
就能很準確地判斷老人是不是摔倒了。”
說完,展博拉過會議室內的移動白板,拿起一支筆,在白板上畫了個簡單的地圖,繼續說道:“再說說定位。老人走哪兒去了,這得能找得到。
我們可以用七星衛星導航係統,隻要在戶外,衛星就能找到用戶的位置。
這也可以有效防止一些老人走丟。
要是在室內,藍牙定位和wi-Fi定位就能派上用場。
通過掃描周圍的藍牙信號或者wi-Fi熱點,就能知道老人在哪個房間附近。”
展菲點點頭,隨後又問道:“那,數據傳輸呢,有數據了還得能傳出去。你打算用那種方法實現?”
展博聞言點頭接著說道,“應該優先選用用4G、5G網絡來傳數據,當然啦,要是數據量小,也可以用Nb-Iot或者LoRa這些低功耗的網絡。
這樣,老人摔倒的消息和位置信息就能很快送到家人手機上。”
說著,展播,在白板上畫了個鞋,又指向鞋裡的一塊芯片,說道:“這裡麵需要有個主控芯片,由它,管著所有傳感器的數據,還控製著數據怎麼傳出去。
另外,還有個電池和電源管理模塊,保證鞋子能一直有電……”
展菲則是敲了敲筆,看向展博打斷道:“有重力AI分析,核心功能的技術實現難度不大。
但我最關心的還是續航和充電的問題。
老人一般都不太習慣複雜的操作,要是這鞋老是沒電,充電還麻煩,那再好的功能也沒用。
而且電池安全也得重視,老人可經不起一點閃失。
最後還有成本,很多老人的消費習慣還是比較節省的,價格過高也會勸退一批用戶。”
黃鶴聽了展菲的詢問,在一旁直點頭,對展菲一針見血的能指出產品痛點深表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