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評分(2 / 2)

收音機上能增加什麼功能呢?想想也隻有錄音了。

收錄一體機是存在的。

在收音機原有的結構上,增加錄放音電路、頻率補償電路,內部再增加一些錄放音及其相關設備,比如傳聲器、磁頭、機芯……

很多孟秋當前都沒有,她不得不再次聯係遠在省城的國慶同誌。

上次見麵,留下了他的聯係方式。無線電廠是有電話的,

他家所在的街道也有。國慶同誌說,街道會有專門的人接電話,然後吼一嗓子,誰誰誰的電話。要是他不在家也不要緊,等他回家,就給她撥回來。

駐地也有電話。

幸好如此,不然她隻能再跑幾趟省城了。

在國慶同誌的遠程幫助下,收錄一體功能成功實現,隻是最後的成品有些一言難儘。

體積忒大。

如果說便捷版收音機勉強可以手持,那麼這台收錄機就需要用搬的。

隻它一個,就占據了孟秋桌麵一大半的位置。

且為了播放得更清楚,不得不增加一個喇叭。左右各一個喇叭伸在外麵,都不能用簡陋來形容了,稱得上一個“醜”字。

孟秋捂臉。

現在還沒有裝外殼,等外殼裝上,把那些雜七雜八的塞進去,應該會好看一點,但那個時候,就更重了。

總的來說,收音、錄音,沒問題,就是隻適合擺在家裡使用,很不方便攜帶。

孟秋看看便捷版的,再看看收錄機版的,忍不住歎氣,這兩個怎麼就不能綜合一下呢?

要是有集成電路就好了,體積太大?重量太重?都不是問題。

集成電路,一個偉大的發明。它帶來了電子產品工藝技術的革命,讓人類社會更快地由電氣社會進入信息社會。

在集成電路出現之前,電子設備用的基本上都是電路板。

這兩者的差彆,通俗地解釋就是,電子設備內部需要很多元件,電路板就是這些元件排列組合安在上麵。而集成電路是改變矽片的特性,讓其具有電路的功能,直接在一個矽片上製造成百上千個元件。

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發展起來,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矽片上甚至可以包含幾百萬個晶體管。

而孟秋做的這台收錄機內部所有的元件才不過幾百個。

也就是說,如果有集成電路,一個矽片便能解決所有電路,彆說再縮減一半的體重,就是做出來像後世那樣巴掌大小的隨身收音機,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現在的技術還沒有達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水平,但據她所知,六十年代初期,他們國家就已經可以做出包含幾十個元件的矽片了。

現在都已經七零年了,距離第一個集成電路矽片

誕生至少都有五年了。

五年時間,集成電路技術能發展到什麼程度?華國的一些重要機器說不定都用上了。

雲川省無線電廠作為省級大廠,應該也有這個技術吧?

“什麼?集成電路?那是什麼?”餘國慶撓頭,一頭霧水。

孟秋疑惑,他家裡人都在廠裡,他對無線電這麼感興趣,不可能沒聽過啊,難道沒有?

她皺了皺眉,預感不太好,大致解釋了一遍集成電路的概念。

“幾十上百個元件在一個晶體管上?真的能做到?”餘國慶滿臉不可置信。

孟秋點頭,肯定道:“能。矽晶體管怎麼來的你知道吧?”

“矽片經過外延、氧化、光刻、摻雜、金屬化等工藝,製成晶體管。集成電路與晶體管在工藝上有很多相同之處。矽片的特性是可以改變的,在矽片中摻入不同的元素,可以改變其導電性,形成電阻。在表麵特定的氧化層區域鍍一層金,可以讓它具有電容的特性……”

“按照電路設計要求將它們相連,是完全有可能將電路縮放至一個小小的晶體管上。”

“和傳統的電路板相比,大部分的元件在同一片矽片上,使得電子設備的體積大大減小,此外,還減少了元件失效和引線斷裂的可能性……”

“當然,集成電路和單獨的晶體管製造也有不同的地方,集成電路也確實比分立器件有難度。但是,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是可以解決的。”

“所以,為什麼不能呢?”

餘國慶大腦接受了太多信息,他消化了一會兒,竟然覺得她說得有道理。

“可是,可是……”

他問了幾個自己覺得困難的地方,孟秋一一解答,餘國慶越聽越覺得,欸?好像真的行。

他想了想孟秋說的集成電路的優點,一時激動,一時興奮。

他上回還聽他舅舅說他們廠裡的收音機體積太大,要是有了集成電路,他們廠裡豈不是能研製出比紅旗2408還方便攜帶的收音機?

餘國慶右手握拳,捶在左手掌心,說:“走,我帶你找我舅去!”

他舅可是技術科科長!

“副的。”聽完外甥的來意,餘舅舅看了一眼外甥身旁的姑娘,淡淡地糾正他的說法。

哎呀都一樣,都一樣。舅,在我心裡,你就是正的!”餘國慶討好道,迫不及待地問,“舅,咱們廠裡不是一直發愁嗎?咱們把集成電路研究出來,什麼紅旗2408、牡丹515,通通都是我們的手下敗將!”

餘舅舅表情淡淡,和他外甥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

他擺擺手,道:“去去去,該乾嘛乾嘛去,彆拿我逗悶子。”

“舅,我們沒拿你逗悶子!你彆不信啊,就那個集成電路,不難,那什麼矽片特性……”

餘國慶卡殼,求救地看向孟秋:“孟同誌,你給我舅再說一遍唄。”

孟秋道好,知道他舅舅是搞技術的,說得更加仔細了。

餘國慶在旁邊聽得半懂半不懂得,心裡卻是火熱的。

“對對對沒錯,就是這樣的……”

“一個矽片頂幾百個元件,至少可以節省一半的空間……”

“舅,咱們廠裡不是生產矽晶體管嗎?儀器設備都有,隻要稍微研究一下,就出來了!”

說了半天,他舅舅還在那兒不緊不慢地喝茶,偶爾還抖一下報紙,一點兒都沒有把他們當一回事的意思。

餘國慶很不滿,他舅舅這是什麼態度啊?這可是能幫助他們廠成為全國重量級無線電廠的重要技術啊!

“彆看了!”他一把把他舅舅手裡的報紙奪過來,“舅舅,你不會以為我們在開玩笑吧?我們說的是真的!具體怎麼做,我朋友都寫了,我覺得是可行的。要是不信,你自己看……”

餘國慶將手裡的幾張紙展開在餘舅舅麵前,試圖讓他相信。

紙張上密密麻麻的字,甚至有些地方還畫了圖,看得出來,作者寫得很認真。

但餘舅舅隻掃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倒是多看了孟秋一眼。

“她寫的?”

“嗯!”

餘舅舅不相信這出自一個小姑娘之手,至於他外甥為什麼這麼說,八成是為了哄女人。

他道:“國慶,你知不知道有一句話叫,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就算這個方法真的能製造出那什麼集成電路又怎麼樣?我們廠裡要做的是完成上麵分配的任務,不是去搞什麼研究!”

“研究不需要時間,不需要投入嗎?”

“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