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抬大木頭(2 / 2)

咋說呢,這要是回到八十年代那時候,他肯定摔耙子不伺候猴。

誰閒著沒事兒跑山上來出這個憨力?一天天累得要死,這一季下來,也沒多少錢。

可眼下不行啊,這個年月不讓做買賣,承包到戶也沒開始,啥都乾不成。

盛希平是會打獵,可打獵不能一輩子。

打獵也好、挖參也罷,還是打鬆籽薅牛毛廣,這些統統都叫副業。

不管得多少都是偏財,不能當主業乾。

尤其是這幾個小哥們兒,都跟在他身後習慣了。

要是盛希平說不來山上乾活,那幾個肯定就跟著不來了。

這哪行啊?在爹媽和一眾長輩眼裡,豈不是成了盛希平鼓動這幾個小哥們兒,不務正業麼?

林業局以後如何,最少也是二十年後的事了。

眼下,還是得帶著小哥幾個,穩穩當當乾活,能招工的儘量還是招工,這是正經出路。

招了工,領著工資,副業該乾還可以乾,到時候有兩份兒收入,這多好啊?

陳維國一聽,也是這個道理。

“嗯,也是。不管咋說,還是得招工才有出路。”

“走吧,回去乾活,以後的事兒以後再說,先顧眼前。”

盛希平招呼那幾個人,一起往回走。

目前林場三十來個男知青,王建設和張誌軍給李大壯當油鋸助手,潘福生領著兩個歲數小的去修冰溝,高海寧帶著倆人造材。

其餘人大致分成三組,都抬木頭。

眼下是先進行上半段工序,儘量抓緊時間伐木。

等到過了元旦,將木頭滑放到下麵楞場,通過檢尺員檢尺之後,才能叫產量。

知青隊獨立核算,屬於承包性質,多乾才能多得,所以這些知青誰也不敢懈怠。

不光是知青,正式工人也一樣,冬季采運的口號就是爭分奪秒創高產。

前川林場連著兩年都是全局產量第一,被評為先進單位。

這項榮譽,全林場都看的很重,誰也不能在這個時候掉鏈子。

山上,工人們精神抖擻拚命乾。

山下,不管是局裡還是場裡,也采取各種手段,調動職工群眾的勞動熱情。

局文工團,專門下基層到各山場演出,他們結合林區特點,自編文藝節目。

鬆江河林業局文工團,那可是能人輩出,其中就有長影下到基層的幾位演員、歌唱家。

局文工團,在各個山場巡回演出,慰問駐紮在山場上的職工。

消息傳來,整個兒林場都轟動了,好多學生都著急看節目,乾脆就跟著車,一起上山來。

“爸,大哥。”

盛希安和盛希康沒領弟弟妹妹,這倆人坐車上來了,順道還給盛連成父子,帶了些吃的用的。

“哎呦,你們咋上來了?這大老遠的往山上跑乾啥?”

盛連成一看倆兒子來了,也挺高興。“芳兒他們沒跟著來啊?”

“沒有,他們倒是想來,可是我媽聽說下了車還得往裡走挺遠,就不讓他們來了。”盛希康解釋道。

“嗯,也是,山上沒那麼多住的地方,他們來了也是搗亂。”盛連成點點頭。

那幾個太小了,來山上還得分神照顧,不來最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