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子得到半夜呢,大多數人都熬不動,有東西吃著,還能精神點兒。
一家八口人吃飯,而且是年三十和初一早晨的餃子要一起包出來,這餃子肯定少不了。
總算是現在孩子大了,盛雲芳盛雲菲都能幫忙包,盛希平能擀皮兒。
擱以前孩子都小的時候,光是盛連成兩口子包,一直得包到挺晚才行呢。
十點半左右,餃子包完了,留下兩蓋簾端到外頭倉房,用洗乾淨的白布蓋上,這些是留著明早晨煮的。
剩下的幾蓋簾放在廚房案台上或者鍋台上,等會兒燒水煮餃子。
“老盛,咱早點兒煮餃子吧,彆等到十二點了。
老大自打從山上回來,就一直沒好好歇著,早點兒煮了餃子,吃完飯該睡覺睡覺。
明天一早,他那些小哥們兒還不得過來拜年啊?”張淑珍看了看牆上的鐘,問盛連成。
擱以前,盛連成都是要求,十一點半煮餃子,十二點吃。
可這兩年,也不太在乎那些規矩了,啥時候吃還不都一樣?
早點兒也行,吃完了餃子玩一會兒,消化消化再睡覺。
“行,都按你說的辦。”盛連成點點頭,同意了。
就這樣,張淑珍喊了盛希安他們抱柴火,把東邊鍋灶點了火燒水。
過年煮餃子的柴火,都是特地預備的。
找那種順絲兒順理兒,乾透了的樺木柈子,劈成勻溜的細條。
這種柴火燒起來特彆旺,煮餃子火急,煮出來的餃子好吃。
本來就是大鍋,餃子又多,要是火不旺,那餃子在水裡頭泡著,最後泡的餃子皮兒都沒了筋性,那餃子可就不好吃了。
鍋裡水開,張淑珍端著蓋簾往鍋裡下餃子,一邊喊著盛連成,“下餃子了啊,放鞭炮去吧。”
盛連成一聽,忙從炕琴底下掏出一掛五百響兒的鞭炮。
領著兒子們從屋裡出來,將鞭炮掛在外頭的晾衣服繩上,拿火柴將引信點燃。
在東北,多數人家都這樣,買回來的鞭炮不放在櫃子裡,而是塞在炕琴底下。
炕琴多數都放在炕稍,彆看是炕稍,也熱乎。
所以那鞭炮被熱炕烘著,一點兒也不返潮,點燃之後,那動靜嘎巴溜脆老響了。
過年嘛,就是要動靜越大越好,誰家的鞭炮聲大,證明誰家的日子好。
不過這年月一掛鞭多數也就是五百、二百、一百響兒,那種動不動上千上萬響兒的鞭炮幾乎沒有。
而且除了普通鞭炮之外,也就是二踢腳,很少有其他的煙花之類。
反正就算有,多數人家也買不起,都是隨便買兩掛鞭,三十兒晚上聽聽動靜,走那麼個過程罷了。
盛家倒是有不少二踢腳,那是盛希平打獵常備的東西。
所以這會兒,盛希平掏出十個來,領著弟弟們在院子裡放二踢腳。
就聽見盛家院子裡頭,叮、當的接連炸響,動靜老大了。
盛雲芳盛雲菲倆丫頭不敢在院子裡看,就站在屋門口,捂著耳朵。
盛希泰膽子大,跟哥哥們站在院子裡頭,也不捂耳朵,就這麼看著二踢腳炸開,還在那兒一個勁兒的鼓掌直蹦躂。
“太好玩了,大哥,再放一個,再放一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