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泰瞅著陳峰那細細的小胳膊,撇了撇嘴,這家夥瘦的跟麻杆兒似的,出去不得受欺負啊?
陳峰這幾天跟著盛希平,總算是能吃飽飯了。
當然,外麵的飯菜都一般,主要是為了填肚子,盛希平也沒那個時間帶著孩子去下館子吃大魚大肉,都是對付一口。
所以冷不丁到盛家,一看這油汪汪的餅子,還有碗裡這油亮亮顫巍巍、散發著香氣的肉,要說陳峰不饞,那絕對是假的。
不過這孩子真懂事,趕緊把碗裡的肉,夾給盛連成、張淑珍、周青嵐。
“爺爺、奶奶,你們吃。嬸嬸有小弟弟了,也吃,我吃一片就行。
叔說了,我餓得時間久了,不能吃油太大的東西,掛不住油水,得慢慢養。”
“嘿,你說這孩子啊,多招人稀罕呢。
哎呦,好好,爺吃這塊兒肉啊,我孫子給夾的,必須吃。”
盛連成一聽孩子的話,特彆高興,忙把碗裡的肉吃掉。
“孩兒他媽,明天買點兒肉,包餃子啊,必須包頓餃子,慶祝莪大孫兒來家。”
盛連成是從苦日子的時候過來的,當年在外闖蕩的時候沒少受人接濟幫助,所以他一向信奉的原則就是,遇到有困難的,能幫就幫。
在盛連成的影響下,盛家孩子也都是這個想法,所以對盛希平領回來個小孩,盛連成並不驚訝,也能很快接受。
尤其是小陳峰這麼聰明懂事,特彆招人疼,所以盛連成是真的把這孩子當成自家晚輩來看了。
到了盛連成這個歲數,最喜歡孩子,可家裡這些混賬小子都長大了,一個個調皮搗蛋不招人疼。
就連盛希泰,如今大了也是成天往外跑,很少粘著盛連成了。
盛連成就覺得心裡頭空落落的,這下來了個小孫子,他就瞅著陳峰越看越稀罕。
“嗯呢,必須包餃子,等著吧。”張淑珍那頭笑著答應了。
兩合麵的餅子顏色金黃,貼著鍋的那一麵硬的有點兒脆,有鹹淡味兒還帶著焦香,咬一口老好吃了。
豆角燉土豆裡麵油水大,調料也重,有滋有味兒格外香。
菜園子裡剛摘下來的黃瓜,用刀一拍,切碎了擱蒜末、鹽、醋等調味兒,吃起來酸甜爽口、清香脆爽。
那茄子蒸熟了撕開,蘸上點兒蒸好的雞蛋醬,醬香混著茄子的清甜,吃起來也是讓人欲罷不能。
雖然隻是農家飯菜,但做菜的人用心,飯菜都有滋有味。
再加上這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這種氣氛,不是飯店裡能比的。
陳峰還從來沒經曆過這樣的場景,就覺得這樣的家庭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溫馨。
他很喜歡這個氣氛,感覺這才是家的樣子。
陳峰還小,他之前又總是挨餓,胃口沒那麼大。
而且他也記得盛希平的叮囑,不能暴飲暴食,要慢慢養,所以晚飯隻吃了小半個餅子,吃了些菜,就飽了。
“哎呀,這孩子的飯量不行啊,跟老六沒法比。
孩子,這就是咱自己家,你不用不好意思吃,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彆當著自己是外人。”
盛連成一看,不由得皺眉,這點兒飯量,跟喂貓似的,孩子正長身體的時候,吃這麼點兒哪行啊?
“爸,沒事兒,他現在不能一下子吃太多,需要慢慢調。
回頭我找人給他開兩幅藥,好好調一下脾胃,慢慢就好了。”盛希平在那頭接了一句。
盛連成聽了兒子的話,點點頭,“嗯,也是,不能著急。”
他就是看著孩子瘦成那樣心疼,巴不得讓孩子多吃點兒,趕緊養胖了。
但兒子說的有道理,餓時間長的人,胃都萎縮了,不能一下子吃太多,容易撐壞了。
“行,小峰啊,從今往後你就在家住下,啥都彆尋思,好好吃飯長個兒,好好念書學習。
今晚上,你就跟爺爺和奶奶住吧。”
盛家三鋪炕,西屋住著盛希平小兩口,那肯定不能讓陳峰過去打擾。
北炕住著盛希安三兄弟,南炕住著盛連成兩口子和倆丫頭。
盛連成挺稀罕陳峰的,就想讓陳峰跟他們一起住南炕。
“爸,還是讓小峰跟我們一起住北炕吧,我喜歡他,我要跟小峰住一起。”
不想,那邊盛希泰開口了,他瞅著陳峰挺對眼,打算跟陳峰一起住。
“得,聽你的,那就讓小峰住北炕。孩兒他媽,一會兒你再找出套被褥來啊。”
盛連成一聽,笑了起來。
他原本還擔心,家裡這幾個混小子不接受小峰呢,尤其是老六,成天拔尖兒慣了,冷不丁來個比他還小的,怕是不適應。
沒想到,老六這屁孩子,倒是挺懂事,處處照顧小峰,這挺好。
吃過晚飯,一家子又湊到一起聊了會兒,盛連成等人少不得要打聽一下,盛希平去開會的事兒。
盛希安他們,則是打聽省城啥樣,有多繁華。
盛希平就把他的見聞,都講給了家人聽,順道,把他給家裡人買的東西,也都一一分了。
這年月買東西都要票,不要票的都死貴,盛希平也舍不得花那麼多錢,所以就挑著買了點兒,多數還是衣裳布料。
“哦,對了,我從廢品收購站,淘登了兩套數理化自學叢書,走郵局往回寄的,我估計還得五六天能到。
等著書回來了,老二老三,還有媳婦,你們得空都翻了看看。”
第一屆恢複高考在七七年,就剩兩年了,必須提前打算。
這些年沒有高考,學生學習的內容也都傾向於實用,難度低,高考的時候根本不考。
以盛家這幾個人的聰明勁兒,隻要把那套書吃透了,學明白,咋地也能考個差不多的學校。
“老大,你閒著沒事兒買那書乾啥?現在也沒有高考了,他們畢業了都得當知青。
咱林場好幾年,也沒見著推薦幾個去讀大學的。”
盛連成一聽,歎了口氣,他倒不是有心責備盛希平,而是看不到讀書的未來。
盛連成夫妻都沒文化,一心想讓孩子有出息,所以不管家裡多難,他們都供孩子們念書。
可這年月這形勢,讀書的出路在哪裡?那些高中畢業的,不都是上山當知青了麼?
所以在盛連成的心裡,把孩子供到高中,拿到高中畢業證,也就行了。
將來能招工上班,這就挺好,其他的,根本不敢想。
“爸,上麵不能一直是這個政策。
你想啊,咱國家需要建設發展,需要有文化的人。讀書是有用的,早早晚晚,高考還得恢複。
我是想讓他們提前就複習著,真要是哪天有消息了,咱也不至於麻爪兒啊,對吧?”
盛希平經曆過一次了,他當然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
所以,他才會提前就讓弟弟們準備,到時候考個好大學,那才是真正的光耀門楣呢。
“行吧,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得空讓他們看看書也好,總比成天出去瘋強。”
張淑珍倒是看得開,孩子讀書,總比出去撒野惹禍好。
“哎?爸,你們還記得之前咱林場的書記,就是我蘇大爺,他家小兒子蘇景升好像是快要結婚了。”
聊著聊著,盛希平忽然提起來,前川林場前任書記,蘇明昌的事。
盛連成一聽,愣了下,“你是說蘇書記啊?他不是調到紅石林業局當副局長去了麼?
我記得當初你跟他家小兒子關係還挺好呢,自打他們搬走,也沒跟咱聯係,你咋突然想起他家了?”
咋突然想起來了?盛希平心中苦笑,根本就不是突然想起來的好麼?
自從他接了通知,說是要去省城開會起,他就一直在琢磨這事兒了。
順路看望陳瑞卿的妻兒容易,花點兒錢幫忙啥的也簡單,哪怕是他把陳峰帶走,勸說家裡人接受,這都不是難題。
唯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這輩子他還沒跟陳瑞卿見過麵。
他口口聲聲說是跟陳瑞卿有過命的交情,將來等著陳瑞卿來接兒子的時候,這個謊兒可怎麼圓?
一路上苦思冥想,也沒找出什麼好辦法,結果到省裡之後,盛希平見到那些同樣去開會的知青時,卻是有了主意。
開會的時候,全省林業係統下屬的林業局,都安排了知青過去。
這些林業局的知青在一起沒啥事兒,除了吹自己林業局多麼多麼厲害,多麼牛,還能乾啥?
其中紅石林業局的那個知青,就說起了他們局轄區內,有金礦,黃金出產量特彆大。
當時盛希平靈機一動,忽然想起了夾皮溝金礦。結果一打聽,還真是。
盛希平猛地想起,當初前川林場書記蘇明昌,好像就是調去紅石林業局了,於是趕忙打聽。
那人果然認識蘇明昌父子,跟他們還挺熟,於是越聊就越近乎。
盛希平跟對方打聽了不少關於蘇明昌父子,尤其是蘇景升的消息。
當年蘇景升在前川林場的時候,跟盛希平關係很好,不比王建設、陳維國他們差。
七三年的時候,紅石林業局籌備成立,從其他林業局抽調乾部管理層過去擔任職務。
蘇明昌這人關係挺硬,找人活動了下,就調到了紅石林業局任副局長,主管營林方麵。
蘇景升是蘇家小兒子,比盛希平大一歲,到那邊之後直接招工當了工人。
聽說蘇景升處了個對象,好像就最近要結婚。
“哦,我這次去開會,遇見了紅石林業局的知青,打聽著景升的消息了,說是他要結婚。
我記得咱兩家是不是還有禮來著?老疙瘩出生那時候,還是蘇大娘給接的生。
後來老疙瘩鬨毛病差點兒沒了,蘇大爺給咱家拿了不少錢,又安排車,這才送老疙瘩去局醫院治的病,對吧?”
盛希平微微皺眉,若有所思的說道。
“對,對,是有這麼回事兒。
哎呀,當初老六才多大?不到一周歲,得了肺炎發燒,差點兒就沒了。
是你蘇大爺和蘇大娘幫忙,這才把老六送林業局醫院去搶救,留他一條小命兒。
哎呀,說起來,蘇家兩口子,是咱老六的恩人呢。”
盛希平這麼一說,張淑珍也想起來了,急忙說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