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長孫滿月,擺滿月酒,林場裡關係好的陸續都來了。
十一點左右,劉長德夫妻還有劉玉江劉玉河兄弟,以及堿場老齊家爺倆,也過來了。
得虧盛家東屋地方大,一間半的房子,來人多了就上炕坐著。
大過年的,難得湊一起,大家夥兒說說笑笑的格外熱鬨。
盛新華九點來鐘醒的,陪著姥娘姥爺玩了快倆鐘頭,這會兒就有點兒困了,開始賴嘰。
周青嵐一看,知道兒子這是要睡覺,於是抱著回了西屋,把尿、喂奶、墊上褯子哄睡。
外孫子睡著了,王春秀就讓閨女留下來看著,她去廚房洗了手,幫張淑珍忙活。
“親家,還有啥東西要做的?你跟我說,我來。”
“哎呀,不用啊,都差不多了,就剩下這點兒茄盒還有肉段沒炸出來,馬上了。
你快進屋歇著吧,不用你忙活啥。”
親家難得來一回,哪好讓人家動手做飯啊?張淑珍站在爐子前,一邊往馬勺裡放茄盒,一邊笑道。
王春秀轉悠了一圈,好像真沒有啥她能幫得上忙的。
“親家,你這乾活真麻溜啊,好幾桌席呢,這麼快就預備妥當了。”
“哪是啊?昨天就開始準備了,該烀的該炸的早就弄好了,今天就是再加點兒料,重新回鍋一下就行,簡單。
親家,你快進屋吧,這外屋油煙重,怪嗆人的。”
張淑珍炸東西呢,得時刻小心注意,分不出精力跟王春秀嘮嗑。
王春秀也看出來了,沒辦法隻能回西屋陪閨女和外孫子去。
張淑珍這邊,很快就把茄盒、肉段都炸了出來。
這個時候,也就剩下幾個炒菜了,炒菜不能太早,最好是炒出來就上桌。
正好盛希平領著弟弟和朋友們,出去借回來桌子、碗盤等家什。
於是盛希平哥幾個擺桌子,盛雲菲盛雲芳姐倆刷洗碗盤,然後盛菜往屋裡端。
今天家裡來人不少,東屋南北炕各擺一方桌,中間過道再擺上一張靠邊站。
然後西屋炕上擺一桌,地上擺一桌,總共五桌,咋地也坐開了。
為了今天的滿月宴,張淑珍也算是使出了渾身解數,費儘心思做了一桌子的好菜。
燉江魚、野雞燉榛蘑粉條、紅燒肉燉土豆、酸菜扣肉、炸茄盒、糖醋肉段、清炒鹿肉、皮凍、烀肘子、香腸豬肝拚盤。
不多不少,正好十個菜,十全十美。而且,基本上都是硬菜,沒啥素的。
“那個,時間倉促,沒能多做幾個菜,大家夥兒將就著吃啊,鍋裡還有的是呢,不夠了再添。”
最後一個菜端上桌,張淑珍笑著對大家夥兒說道。
“哎呀嫂子,這還叫將就著吃啊?我們家過年也沒吃這麼好啊。”眾人一聽,都笑了起來。
這是實話,整個兒前川林場,要想找出來比盛家生活好的,還真就沒有。
關鍵是人家養了個好兒子有本事啊,這些東西,那可不是花錢能買來的。
“嫂子,你這忙活大半天了,也夠累的,快坐下來吃飯吧。”王家川招呼張淑珍。
“不忙,你們先吃吧,我去西屋,跟春紅她們一起。
老盛、希平,你們在這屋,好好陪著大家夥兒喝點兒啊,今天酒水管夠,敞開了喝。”
張淑珍笑嗬嗬的從東屋出來,往鍋裡添些水,放上鍋簾子,把提前從外頭倉房撿回來的饅頭,都放到鍋裡熱上。
忙活完這些,張淑珍這才解下來圍裙,去西屋,挨著陶春紅坐下,招呼大家吃飯。
大過年,親戚朋友歡聚一堂,又有好飯好菜招待,眾人說說笑笑的,彆提多熱鬨了。
“嫂子,你家這小孫子真稀罕人啊,咱這麼多人說話,他睡的還那麼香呢,一動不動的,真好。”
陶春紅扭頭往炕稍的搖車子裡頭看了眼,羨慕不已的說道。
東北有三大怪,養個孩子吊起來,就是其中之一,說的就是小孩子睡搖籃。
那搖籃當地人也叫搖車子,一般都是用樺木做成了,兩頭微微翹起,上麵拴上繩子,吊在房梁上。
孩子哭鬨了,就晃一晃搖車子,哼幾句歌。
以前東北環境惡劣,野生動物多,那狼大白天的都敢進村。
女人白天要是有啥活,就把孩子放搖車子裡頭,避免被野獸禍害。
盛新華用的這搖車子,年頭可長了,好像是有盛雲芳盛雲菲那會兒吧,盛連成找人做的。
因為那是雙胞胎姐妹倆嘛,所以做的就比平常那種略寬一些,倆孩子能躺的開,後來盛希泰,也是用的這個。
盛新華出生之後,盛希平就把搖車子給找出來收拾了掛在房梁上。
當然,盛家這是新房子,磚瓦的結實著呢,冬天窗戶也封的。
再說現在也沒那麼多野獸了,更彆提進村子。
主要就是哄孩子方便,尤其是像今天,家裡來客,為了做菜兩個鍋底坑都燒了不少火,那炕頭熱的都燙屁股。
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把孩子放炕上了,容易打了孩子屁股,到時候孩子屁股通紅,太遭罪。
所以周青嵐哄睡兒子之後,就把孩子放搖車子裡頭了。
那小家夥在裡頭睡得可香呢,不管屋裡人怎麼說話,他都不醒。
張淑珍也回頭往搖車子看了眼,隨即笑了,“是啊,沒尋思他出了月子這麼省心。
最開始那幾天有點兒鬨,家裡狗叫兩聲都不行,光哭,沒辦法了我家狗全送到劉嫂子家裡養著。”
張淑珍生了六個孩子,彆人家的孩子也見過不少,可是像盛新華這麼省心的,確實很少。
記得以前養孩子,也不知道咋地,成天的哭,隻要醒著就哭,還特彆難哄。
那時候本來就沒人手伺候孩子,家裡活也多,正乾活呢,孩子在炕上就哇哇哭。
沒辦法了,就得背起來。一邊背著孩子,一邊乾活。
盛希平和盛希安小時候,就是這樣,在張淑珍背上長起來的。
等到盛希康的時候,盛希平就大了,張淑珍一忙起來,就把老二老三交給老大管著。
盛希平才六七歲,前麵抱著老二,後頭背著老三,晃悠著哄。
“以前主要是生活條件不好,女人懷孕、生孩子都吃不著什麼有營養的東西,孩子本身缺營養,出生後就愛鬨。”
那邊,王春秀作為婦產科醫生,做出了權威的解答。
“盛家這條件,我外孫子在他娘肚子就沒虧著,先天不虧,所以就不愛哭鬨。
你們想沒想著,咱有孩子那時候,孩子那頭囟子多大?孩子一哭,都能看見頭囟子呼哈呼哈的。
現在的孩子再看,頭囟子都小,就是營養夠的事兒。”
眾人聽了這話,恍然大悟,是啊,盛家這條件,肯定不能虧了周青嵐。
人家從懷孕開始就不虧嘴,坐月子更是吃的好,孩子營養夠,自然就不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