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卿夫妻的來到,一開始確實讓張淑珍等人有些措手不及。
後來話說開了,大家解開心結,氣氛慢慢好起來。大家夥兒說說笑笑的,倒也挺熱鬨。
吃過午飯,張淑珍張羅著,在炕上鋪了張台布,然後在台布上擺了好多東西,書本、筆、秤、錢、勺子、尺、等等。
今天是盛新華一周歲生日,就算不擺宴席不張羅,好歹也要抓個周吧。
“嬸子,你這是?”陳瑞卿夫妻一看,都有點兒懵,不知道張淑珍這是要乾啥。
“哦,你們趕的巧了,今天是新華周歲。
哎呀,現在也不讓講究這些,所以家裡就沒張羅,我尋思著,簡簡單單,讓孩子抓個周吧。”
按理,應該是中午吃飯前,讓盛新華抓周。
這不是趕上陳瑞卿兩口子來,就給耽誤了麼?所以才放在了午飯後。
“哎呦,嬸子,你看這事兒鬨的,我們也不知道啊。”
陳瑞卿一聽,這個後悔啊,早知道今天是盛家孫子周歲,他們咋地也得帶點兒賀禮來啊。
早晨來的時候,就拎了點兒點心、罐頭啥的,東西太少了。
“咳,這有啥?一個小屁孩生日罷了。”盛希平在那頭滿不在意的笑了笑。
“現如今誰還講究這些啊,這就是沒事兒了,哄孩子玩呢。”
一邊說著,盛希平就把兒子抱過來,放在了台布上。
“兒子,你看看這些東西,喜歡啥,你就抓啥。”
盛新華正跟陳峰玩呢,忽然被抱到了台布上,瞧見那麼多平時玩不著的東西,一下子高興起來。
瞅瞅這個挺好,瞅瞅那個也挺有意思,左看右看的,不知道拿起來哪個好了。
轉悠了一圈,咦?有個好東西。
盛新華眼前一亮,朝著前麵的一把木頭槍就爬了過去,然後一把抓起來,拿在手裡擺弄著。
“這是誰的槍?咋把這玩意兒也擺上了?”
張淑珍愣了下,剛才她往台布上擺東西的時候,沒往上擺槍啊。
“這是小峰的木頭槍,剛才我趁你不注意放進去的。”
那邊,盛希泰撓了撓頭,小聲說道。
他就是覺得東西太少了,隨手找了幾樣兒放進去。
張淑珍仔細一看,合著多了好幾樣東西呢。
都是盛希平閒著沒事兒的時候,給陳峰還有盛希泰他們弄的一些玩具,木頭刀、木頭槍之類的玩意兒。
當著陳瑞卿夫妻的麵兒,張淑珍也不好發作,隻能瞪了小兒子一眼完事兒。
而就在這時候,盛新華又把木頭刀也拿在了手裡。
好家夥,這一手刀一手槍,把小家夥美的啊,咧著嘴直樂。
男孩子嘛,有幾個不喜歡刀槍的,這是天性。
“哎呦,嬸子,你家這孫子可不得了啊,將來這不得是個當兵的好材料?”陳瑞卿一看,忙說道。
抓周嘛,就是取個好兆頭,圖吉利而已。
這年月對於普通人來說,當兵算得上是很好的出路了,要是能留在部隊慢慢發展,將來的前程一定不錯。
哪怕是當幾年兵退伍了,林業係統出身的,回來也能安排工作,可比當知青上山下鄉強多了。
所以陳瑞卿這麼說,張淑珍立時高興起來,“哎呦,那敢情好,新華要是將來真能當兵留在部隊上,也算老盛家祖墳冒青煙了。”
盛家祖祖輩輩務農,沒出來過什麼有本事的人。
直到盛連成這輩兒,盛連成來東北招工成了工人,每個月工資寄回去一大半,供著老四老五念書。
後來這倆都考了大學,成家立業,算是兄弟幾個裡頭,過的最好的。
到盛希平這一輩兒,老家那頭大房家的幾個依舊是務農,三房的有一個招了工,四房五房的孩子還小,人家在城裡,估計往後不會差了。
算了算,老盛家還真是沒有人當兵。
如今這年月,當兵可是非常光彩的事兒,光宗耀祖呢。盛新華要是長大了真能參軍入伍,在老盛家也算是頭一份兒了。
“那可不一定,指不定新華將來跟我大哥一樣,愛打獵呢。”
就在張淑珍滿心歡喜的時候,旁邊盛希泰不緊不慢,來了這麼一句。
這話一出,滿屋子的人瞬間都愣住了。
大家夥兒瞅了瞅盛希平,再看看拿著刀槍愛不釋手的盛新華,是啊,不一定當兵才能擺弄刀槍,獵戶不也用麼?
張淑珍一聽這話,氣的伸手就拍了小兒子一巴掌。
“你個死孩子,我不跟你一樣的,你還沒完了是吧?你要是會說話就說,不會說話就把嘴閉上。”
氣死人了,抓周都是說好聽的,不管將來能不能實現,就是個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都盼著孩子出息成材,哪有希望孩子將來打獵的?
盛希泰挨了一巴掌,不敢再說話了,隻癟著嘴上一邊兒去呆著。
那邊陳瑞卿一看,趕忙解圍,“愛好打獵也挺好的,你看希平兄弟不也愛打獵麼?打獵不耽誤正經工作就行,挺好的。”
剛剛張淑珍太生氣了,才不顧陳瑞卿夫妻都在跟前兒,就給了兒子一巴掌。
此刻陳瑞卿好言相勸,張淑珍也不好再跟兒子計較,於是點點頭笑了。
“是啊,家裡有眼下的光景,老大出力不少,不說彆的,一年到頭,家裡真不缺肉吃,是挺好的。”
這麼一說,大家夥兒都笑了起來,就連炕上擺弄木頭刀槍的盛新華,也跟著一起笑。
既然盛新華抓了刀槍,其他東西都不喜歡,這抓周也就算結束了。
於是周青嵐把其他東西都收拾起來,隻留下那木頭刀劍給孩子玩。
過了一會兒,盛新華困了,開始鬨覺,周青嵐趕緊把孩子抱西屋去哄睡。
陳瑞卿夫妻雖然著急回省城,可陳峰不想走,再者盛家極力挽留,兩口子也不好太急切,隻能答應在盛家住下。
客人來家裡,總要做點兒好吃的招待。
迎賓餃子送行麵,中午時間太倉促了沒能包餃子,下午張淑珍就領著閨女、兒媳婦,又是剁餡又是和麵。
大家夥兒齊動手,又是包餃子又是做菜,弄了不少好吃的。
盛希平下午也沒去上班,留在家陪著陳瑞卿說話,同時,還讓盛希康去請了劉長德父子,以及王家川、鄭先勇過來。
晚上,盛家擺了兩桌,八個硬菜,再加上酸菜豬肉餡兒餃子,大家夥兒在一起,好一番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