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恩學和盛希平邊吃邊聊,談投資建廠、談商品出口,越聊越投機。
那邊通化的領導,時不時插幾句話,向盛希平釋放善意。
哪怕不能爭取到投資建廠,能跟港資公司聯係上,儘量把本地區的商品推出來,爭取出口創彙,那也行啊。
就這樣,盛希平跟幾位領導相談甚歡,聊得十分投機。
管恩學本想邀請盛希平一同回去,儘早落實投資建廠相關事宜。
可盛希平這邊還有不少事情,一時半會兒的走不開。
“是這麼回事兒,我家兩個弟弟,六月份要結婚。我是長兄,必須得回去主持婚禮事宜。
所以這段時間,我得把港城和深城公司的事情安頓妥當。
我六月初回去,到時候去拜會管書記和各位領導,不知這樣可以麼?”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哪還有什麼可以不可以的?盛希平是投資方,他說啥時候去就啥時候唄。
就這樣,雙方約定好了,六月初盛希平回撫鬆,商議投資建廠的具體細節。
酒席過後,盛希平送眾人回了住處,又跟陳瑞卿聊會兒,這才離開。
第二天,盛希平返回深城,至於陳瑞卿等人,也都坐車往回走,抓緊時間回去工作了。
盛希安那邊,三月份的時候就買了房子,果然是按照盛希平的意思,買了一處四間房的小院。
房子買完辦了手續後,盛希安就趕緊找木匠,照著時下最流行的樣式,打家具。
之後,趁著五月份天氣暖和了,盛希安又找了瓦匠,把房子裡外都重新收拾一遍,裝上了鍋爐和暖氣。
這些都收拾妥當,正好盛希平給買的家電也到了。
家具家電全部備齊,一切都收拾妥當,婚期定在了六月十五號。
農曆五月十六,正是好日子,盛家倆兒子,同一天結婚。
盛希平把外麵跑的劉玉河叫了回來,讓他坐鎮公司,又把其他事項都安排妥當。
六月初,盛希平帶了幾個人,坐飛機到長春,然後再從長春坐火車回鬆江河。
回到鬆江河,盛希平先安頓好隨行的幾個人,安排到鬆林賓館住下,然後他才回了家。
盛欣玥盛欣琪倆小丫頭,自打年後回了林場,就死活不肯回來,非要在家陪著奶奶。
周青嵐好幾次回去接,倆丫頭怎麼都不肯跟媽媽走,沒辦法,周青嵐隻能把孩子托付給婆婆。
盛希泰已經順利通過預考,進入到高考衝刺最後階段。
現在,家裡一切事情都得讓路,誰也不許打擾盛希泰複習。
“媳婦兒,我得跟你商量點兒事兒。”
晚上周青嵐和盛希泰一起回家,收拾完進被窩後,盛希平摟著媳婦,倆人在被窩裡嘮嗑。
“啥事兒你就說,咱倆都這些年的夫妻了,有什麼話不好說的?”
周青嵐覺得挺奇怪,啥事兒這麼為難啊,還很少見丈夫這麼吞吞吐吐的模樣呢。
“是這樣,老二和老三結婚,我尋思著不能在林場辦。
太偏僻了,吳家和馮家的人過去,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人家都是城裡的,怕是不習慣住山溝裡。”
這事兒,盛希平琢磨很久了,吳家和馮家都是有身份的人,林場就是個小山溝,人家去了肯定不習慣。
這娘家客人,必須招待好啊。
“不在林場辦,那在哪兒辦啊?”周青嵐愣了下,結婚不在家裡辦,那還能在哪兒?
“今下午,我跟咱爸說了,想在咱林業局賓館辦酒席,正好,吳家和馮家的人,也安排住在賓館。
這樣體麵又大方,大家夥兒都滿意。”說到這兒,盛希平停頓了下。
“我是這麼想的,新娘子就在賓館發嫁,然後接到咱家來坐福,結婚典禮啥的,都在賓館。你看這樣行麼?”
“這些事兒,你跟我商議沒用啊,你得跟咱爸咱媽商議,他們同意就行,我沒啥意見。”
周青嵐聽完,也沒整明白,丈夫到底啥意思,這些事兒,好像不用征求她的意見啊。
“不是,媳婦兒,你是不是沒聽明白啊。
就是接親回來,得到咱家坐福啥的,晚上,他們得住咱家。你真的不介意?”
擱以前,這都是有講究的,現在雖說不論那些了吧,盛希平也怕周青嵐心裡忌諱。
“哎呀,我還以為啥事兒呢,咱家弟弟結婚,你是哥哥我是嫂子,咱家那不就是他們家麼?
咱這房子給他們當新房唄,那還有啥可說的?”
周青嵐就笑了,合著鬨半天,就為這事兒啊,還以為啥了不起的事情呢。
“這簡單,回頭我跟李大娘把東西屋都收拾一下。
到時候你和希泰還有咱爸咱媽去我大哥那邊住,我和李大娘領著孩子回娘家住幾天,把咱家騰出來,給他們當新房不就完事兒了麼?”
周青嵐一合計,隻能這麼安排。
“還得是我媳婦兒,想的就是周到。那就這樣,回頭我跟咱爸咱媽說。”
盛希平一聽,就笑了起來。有個通情達理的妻子,真的是太省心了。
倆人又好長時間沒在一起了,這說著說著,盛希平的手就開始不老實。
盛希平一回來,李大娘就搬去西屋住了,東屋炕稍睡著盛新華盛新宇倆小子。
這倆孩子白天玩的嗨了,晚上睡覺可香呢,打雷都不帶醒的。
炕頭的兩口子,小彆勝新婚,折騰了半晚上,倆孩子睡得跟小豬一樣,愣是半點兒都沒聽著。
盛希平這次回來,不光是給倆弟弟操辦婚事,最主要的是投資建廠事宜。
於是第二天,盛希平帶著那幾個公司的員工,開車去了縣裡。
管書記一見盛希平,高興極了,連忙把相關部門的人叫過來開會,商議投資建廠的事情。
盛希平聽取了陳瑞卿的意見,木材加工廠是港商獨資的形式,不與地方合資。
盛希平從當地政府手裡購買土地建廠,在當地招收工人,稅收方麵,縣裡予以三到五年的減免優惠政策。
東北這邊畢竟不是沿海開放城市,港商投資在當地算是頭一份兒了,根本沒有先例可循。
縣裡也沒法直接做出決定,於是開會討論。
會上,縣裡這些領導各抒己見,有的說可行,也有的說不符合政策,容易出岔子,最好是合資,由地方政府主導。
最後,還是管恩學拍板兒,就照著盛希平提的條件辦。
彆管是港資還是什麼資,總歸是要把錢投進來,等廠子建成以後,也得從當地招工,這就行了。
至於說稅收優惠,木材加工廠將來要走出口的路子。
出口創彙這是大事兒,多少地方都寧可給補貼也要換外彙,他們就是稅收上減免一些,不是大事兒,可以。
就這樣,投資建廠的大方向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一些具體細節。
盛希平讓公司的專業人才留下來詳細商談交涉,他則是動身返回林場,跟父母商議安排倆弟弟結婚的事了。
盛希平費了些口舌,好不容易說服了父母,點頭同意在鬆江河辦婚禮。
隻是有一件,婚禮在鬆江河辦,林場這些親戚朋友要去喝酒吃席,沒辦法安排。
盛希平一尋思,就去找了鄭先勇,跟鄭先勇商議著,結婚那天,林場給出一趟通勤車。
早晨送大家夥兒去吃酒席,下午再給接回來。
盛連成是林場的老人兒了,跟鄭先勇也是老交情。
更不要說,還有周明遠的麵子在,鄭先勇哪好拒絕?於是就答應了。
酒席定了,娘家人住宿定了,新房也準備好,接賓客的車也談妥,一切具備,隻差新人回來結婚。
六月十一號,盛希平從林業局找了輛汽車,一起去林場,把盛連成夫妻還有盛欣玥盛欣琪接下來。
再把張淑珍給倆兒子預備的結婚用品,也都拉下來。
一般來說,結婚的時候,婆家娘家都要給新人預備鋪蓋。
盛家這邊不偏不倚,倆兒子都給預備了四鋪四蓋。
這些被褥,用的全都是侯亞雙給郵寄過來的蘇杭絲綢繡花被麵,裡頭是上好的棉花。
張淑珍請了好幾個父母健在,兒女雙全的全福人,用了好幾天時間做出來。
倆兒子都在外地,家具啥的也沒用家裡給準備,盛連成和張淑珍總覺得心裡不太得勁兒。
所以特地給倆兒子各做了一對兒花曲柳麵兒的箱子。
正好,這四鋪四蓋都用箱子裝好,然後抬到汽車上,一起運到鬆江河去。
六月十二號,好不容易跟學校請了假的盛雲芳盛雲菲姐妹,率先回來。兩姐妹到家,就開始各種忙活。
六月十三號,盛希安和馮家人、盛希康和吳家人,一起到了鬆江河。
盛希平去接站,將兩家人安頓在林業局賓館,晚間,盛希平在林業局賓館安排了宴席,給眾人接風洗塵。
盛、周、吳、馮四家人歡聚一堂,順道商議了婚禮細節。
盛希平請了趙廣寧當婚禮的大張羅,一切聽他安排,幾點接親、走什麼路線、幾點典禮、幾點開席,接親多少人,送親多少人,等等。
事先全都商議妥當,寫在單子上,就怕婚禮當天事情多,亂了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