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盛雲芳訂婚(2 / 2)

這邊給錢痛快,那頭乾活麻溜,雙方屬於是一拍即合,非常默契。

基建狂魔一旦解開封印,那速度絕對非同一般。

“行啊,你看著安排就是了,反正那邊的招商不是都完事兒了麼?到時候找個禮拜天開業就行。”

有首都商場成功的例子在,哪裡還用費心宣傳?原本的客戶,都顛顛兒的趕著簽約,生怕搶不著好鋪麵。

“現在深城和港城方麵的生意都步入正軌了,雲菲管理的挺順手,比我強。

哥,咱是不是得再琢磨琢磨乾點兒啥啊?”

吳毓丞這人骨子裡藏著個不安分的靈魂,愛冒險,喜歡刺激,有衝勁兒。

這種人比較適合開疆拓土,不適合守成。

如今深城那邊的進出口生意已經穩定下來,跟毛子那邊的生意基本上已經形成固定模式。

除去偶爾的給上頭淘換點兒大玩具之類,已經沒啥能讓吳毓丞覺得有意思的東西。

所以,吳毓丞才會找盛希平商議,再琢磨點兒啥。

“你還想乾啥?咱公司現在的業務已經夠雜了,有點兒亂。

我還尋思著呢,過一陣子找個機會,把二哥、維國、建設等人都聚一起開個會,把相關業務做一下拆解,分公司獨立出來呢。

你還要拓展業務?咱管的過來麼?”盛希平搖搖頭。

公司發展到現在,已經隱藏著不少問題了,他們需要沉澱下來,不能太著急發展,步子邁太大,容易扯到蛋。

“我還尋思著,把出口做大做強呢。算了,哥說咋辦就咋辦,都聽你的。”

吳毓丞撓撓頭,略有些失望的說道。

“出口方麵不能著急,咱得找到適合的產品還有銷路才行。

我答應了瑞卿大哥,秋天去羊城參加廣交會,到時候再看吧。”

大眾產品利潤低,要做,就做彆人想不到,還掙錢的。眼下盛希平心裡沒啥主意,這需要機遇。

親人見麵,總有無數的話要說,可明天是盛雲芳訂婚的大日子,不能有任何差錯。所以不到九點,眾人便都休息去了。

五月一號上午,蔣彥斌在父母和單位領導的陪同下,拎著大包小裹的東西,來到了盛雲芳的住處。

兩家都是東北的,這訂婚儀式也是照著東北的規矩來,蔣家帶了四樣禮,以及給盛雲芳預備的冬夏兩套衣服。

除此之外,蔣家還預備了一千六百塊錢的彩禮,一個樣式有點兒老的金鐲子。

“親家,實在是不好意思,家裡的錢呢,都拿出來給斌子買房了,彩禮少了點兒。

這鐲子啊,是斌子她太奶奶留下來的,年頭挺遠了,我們也沒舍得去化了重新打首飾。

就這麼給雲芳吧,權當是老輩人留下的念想兒。”

年後盛雲芳去沈城的路上,曹玉琴就拐彎抹角的打聽過,盛家這幾個孩子訂婚的時候,彩禮等方麵都是啥要求。

尤其是盛雲菲訂婚結婚的時候,吳毓丞都給了什麼東西,多少彩禮。

這倒不是攀比,主要是為了心裡有點兒數,畢竟那是雙生的姐妹,要是相差太多了也不好。

可吳家那條件,誰能比得起啊?蔣國忠跟曹玉琴兩口子費了挺大勁,才湊出來這些錢和東西。

“哎呀,親家,你看看,你這是乾啥?

你們兩口子拉扯三個孩子長大,還供著彥斌上大學,又給他張羅房子,這就夠不錯了。

我們家是看好了彥斌這孩子,不注重那些形式,倆孩子隻要感情好,其他的都不要緊。

老人留下來的東西,還是你們保管著吧。

年輕人毛手毛腳的,哪裡會經管東西?讓他們放著,萬一弄丟了咋整?”

張淑珍一看那鐲子,就知道是個老物件兒,蔣彥斌的太奶奶傳下來的東西,到現在多少年了?

這都趕上傳家寶了,當初不知道藏哪裡,才躲過的一劫呢。

盛家不缺錢,也不缺金首飾,可不能要這個。

“彆,親家,這就是我們的一點兒心意,沒彆的意思。

這鐲子原本是一對兒,另一個給老大媳婦了。我們統共就倆兒子,這些東西,早晚都是他們的,啥時候給都一樣。”

蔣家既然拿出來了,就不可能收回去,曹玉琴堅持要給。

張淑珍和曹玉琴僵持了一會兒,最終沒犟過曹玉琴,沒辦法,隻能叮囑盛雲芳。

“老四,這是你公婆的心意,可千萬放好了啊。

你記著,不管到什麼時候,這鐲子不能毀壞了,可千萬彆嘚瑟嘚瑟,去金店化了重新打首飾。

這是老輩人留下來的,傳家寶,將來留給孩子。”

張淑珍故意當著兩家人的麵兒這麼說,也算是表明了盛家的態度。

這是蔣家長輩的心意,不收下不好,但盛家不缺錢,也不缺東西,絕對不貪圖這麼個鐲子。

雙方交換了定親禮,盛雲芳和蔣彥斌的婚事就算定下來了。

按照規矩,訂婚這天女方要預備豐盛的酒席,款待男方親友。

這時節,滬市的天氣已經很熱了,在家裡做飯煙熏火燎的太麻煩,所以盛家這邊事先就定好了飯店。

飯店的宴席自然是沒得挑,大家夥兒吃的都挺滿意。

宴席過後,蔣彥斌先送單位領導回去,然後才和父母離開。

盛家這邊,張淑珍安排盛雲菲和吳玉華陪著盛雲芳,把今天的彩禮錢和改口錢,都存到銀行去。

存款折盛雲芳自己拿著,結婚後帶回他們的小家,留著以後過日子用。

盛連成記掛著家裡快該種地了,在外麵怎麼也呆不下,非得要趕緊回去。

盛希康和吳玉華有工作,盛希泰還得上課,都不能請假太久。

盛雲菲不用說,倆孩子都在家呢,就算有保姆照顧著,也不放心啊。

所以,五月二號,眾人動身,離開滬市。

盛家三兄弟,陪著父母一起先回首都。之前不是說過麼?盛希平要去看房子,所以一到首都,盛希康就找了人過來,領著盛希平看房去了。

中間人給找的這處房子確實不錯,三進的院子,裡頭挺寬敞,房子維護的也還行。

這裡最開始住著大清的官員和後代,前些年房子成了某個單位的辦事處。

這不是如今有政策,物歸原主麼?房主拿著以前的手續,又把房子找回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