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曹城泡桐
洪書記等人跟盛希平閒聊了一陣,也沒說什麼重要的事情,隻留下了雙方的聯係方式,便告辭離開了。
盛希平想要留人家多坐會兒,在家吃頓飯,對方也沒有接受。
“我咋沒整明白呢,這洪書記和李縣長來一趟,究竟為了啥?他們好像啥都沒說啊?”
等這送走了洪書記等人,盛連成很是不解的念叨。
“這大老遠的,從大趙莊攆到北常集,就為了喝口水,跟你嘮幾句?”盛連成表示,自己看不懂。
“爸,我們是第一次見麵,人家可能提出啥要求麼?他們就是來見見麵兒,混個臉熟。
等以後真有啥事兒了,有今天見麵這事兒烘托一下,不就是熟人了麼?熟人好辦事兒。”
盛希平笑笑,給老父親解釋一下。
“行吧,這玩意兒我整不明白,反正你看著辦。在你不為難的前提下,要是有啥能在這頭辦的廠子,也可以考慮。”
盛連成搖搖頭,他一輩子直來直去,還真是搞不懂這裡頭的彎彎繞兒。
不一定是特彆值錢的,也可以是一些傳統文化,或者是傳統技藝之類。
唯一的缺點就是交通不方便,離著幾個火車站都挺遠。有運輸公司在,倒也不愁。
這麼一說,還真是讓盛希平挺為難的。
既然人家誠心誠意來請,不管咋地,過去看看是對的。
這一趟回老家,該見的人都見著了,該辦的事大部分也都辦了。
“嗯,回頭我看看吧,要是真有啥好的項目,也不是不能投。”
盛希平夫妻過兩天領著孩子回家就行了,彆耽誤周青嵐上班,孩子上學。
盛希平答應一聲,帶著妻兒坐上車,跟著幾位領導一起,直奔曹城。
盛連傑已經跟著洪書記等人走了,盛連成一家人在張守山這兒住了兩天,這才返回大趙莊。
各地方的領導,能結交最好,千萬不能得罪,誰也不敢說啥時候求到人家頭上。
“傳統文化?皮影戲算麼?還有吹糖人、捏麵人兒?”在座的一個縣裡乾部,皺眉思索了下,說道。
盛希平原本打算著,八月六七號往回走,回程經過首都的時候,再領孩子們玩幾天,趕在十四五號回到鬆江河就行。
希望盛希平能過去實地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幫著曹城找到一個發家致富的辦法。
盛希平搖搖頭,“孩子玩啥都一樣,給他們幾塊石頭,他們也能琢磨倆點兒。
真有那合適的項目就投,沒有那就算了,也彆難為自己。”
還沒等他們動身要離開呢,五號這天上午,隔壁曹城的領導,竟然也找過來了。
哎,看在你四叔四嬸的麵子上,去那邊好好轉轉看看吧。
“行,這些就不用你操心了,我和你媽啥事兒沒有,回去也不用誰接,我們自己坐車走就是。
我是想,有沒有什麼項目可以運作一下,出口創彙用。
到了縣城,領導直接給盛希平一家子安排在縣裡招待所,然後又安排了宴席接風洗塵。
曹城的領導比較直,可能也是著急了,見了麵寒暄客套幾句,就把目的直接說出來。
宴席上,盛希平少不得跟縣裡領導打聽打聽,當地有什麼比較出名的東西。
“爸、媽,那我們就直接從曹城那邊坐車走了。
曹城在單城隔壁,地處晉、豫、魯、皖四省搭界的地方。
可要是不去吧,對方還搬出來了盛連秋,鬨了半天,曹城的那位書記,跟盛連秋的妻子沾著親戚。
盛連成心疼兒子,不想兒子為難,可又沒彆的辦法。
對此,盛希平倒是沒啥意見。
咱在座的有主管工業和手工業的領導麼?等會兒好好討論下。
不行的話,我安排人過來接你們。”臨走前,盛希平囑咐父母。
這地方也很窮,跟單城算是難兄難弟了。
父母往後歲數越來越大,能回老家的機會也越來越少,想多住就多住幾天吧,反正家裡也沒啥事兒。
彆看在四省交界處,但是交通十分不方便,最近的火車站,離著曹城還有五十公裡。
這邊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足,投資建廠的話,倒是不擔心招工問題。
盛希平是商人,這些社交往來都是必要的。
要是再去曹城轉悠一番,又得耽誤好幾天,很可能會耽誤他們返程。
所以盛連成和張淑珍就跟兒子兒媳婦商議,他們在老家多住一些時候,等著燒完三年墳之後再回去。
唯獨一個,就是張玉山老爺子的三年墳,是在九月上旬燒,時間沒到。
盛希平沒轍,隻能答應對方的要求,領著妻兒,過去玩幾天。
“我知道了,爸,伱和我媽保重。”
“盛總是打算帶孩子去玩麼?這個我可以安排。”
你們在我大爺這兒多住一陣子,等著啥前兒要回去,給家裡打個電話。
最好是把縣裡一些廠子的詳細資料給我,還有本地一些特色產品,都跟我說說。”
盛希平這是看在親戚麵子上過來的,自然不好白吃白喝,他是真心實意想幫忙。
但是他對這邊不太了解,總得知道當地有什麼,才能想辦法吧?
“有,有,老林啊,你主管這些,等會兒你跟盛總多聊聊。”曹城的趙書記一聽,立即說道。
盛希平順著趙書記說的看過去,對麵那人他認得,剛才介紹了,姓林,副縣長職務。
“林縣長,那就請多多指教了。”盛希平將杯子倒滿,敬了對麵的林縣長一杯。
“指教不敢當,還請盛總多多指教才是。
我也盼著,曹城能有什麼項目入了盛總法眼,好歹給當地老百姓,找一條致富的路子。”
林朝陽非常客氣的端起酒杯,兩人隔空互敬,然後喝下杯中酒。
“老林啊,來,你往這邊坐坐,挨著盛總近一點兒,也好互相討論。”
趙書記一看倆人離著挺遠,乾脆就讓人跟林朝陽換了下位置。
“對,對,離著近,你給盛總說一說咱縣裡工業和手工業情況。”
就這樣,林朝陽挨著盛希平坐下,兩人在旁人說話的空擋裡,對本縣的一些工業產品等,做了個簡單的討論。
“盛總,咱本地手工業比較出名的,是木雕。
擱清朝那會兒就有了,手藝很好,尤其是陳家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