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定了(1 / 2)

京城大內,

養心殿,

戴權聞言一愣,皇上怎麼會想起他,隻是讓忠順王去真的妥當嗎。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不如召集閣老來此商議。”

此話一出,周世宏自然明白是有些不妥當,文官也不能插手此事,不然文武相爭又是亂象叢生。

可是江南不能亂,又不能讓他們世家在做大了,必須用巧勁,可難就難在何人可以接此大任。

“不需要,此事還需考慮一下,朕問你,為何忠順王不成?”

戴權苦了下臉,不得不回了一句;

“陛下可記得關外援軍呼?”

武皇聞言徹底打消了派忠順王去江南的念頭,關外的事忠順王在武皇周世宏心中的地位是一落千丈。

原以為忠順王可以,哪裡想到皇弟誌大才疏,見利忘義,實在不堪大用,想到江南金陵舊都,如今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再者甄家,可是牢牢霸占江南大片的皇莊,自從東平郡王撒手兵權撤出江南的地界,倒是被甄家給撿了漏,吃下大部分,也不怕噎死。

想到長樂宮甄老太妃,還有北靜王妃,武皇內心也是有些蕭索,還不是時候。

甄家的動作太快了,北靜王水溶那小子可是入了甄家的套了。

“戴權,金陵留守的皇城司還有哪些人在?”

“回陛下,禦馬監宿衛還有司禮監四衛軍,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均在金陵大內留守,皇城司的人牢牢在那看著。”

戴權想了一下,脫口而出,大武朝廷留在江南的後手,以防萬一。

武皇聽了也是心中大定,這五衛可是禁軍的精銳,都是老營起家的人馬,隻是不知道江南那些地方駐軍還有多少心向朝廷的。

“戴權,通知禁軍金吾衛,羽林衛,虎賁衛、府軍衛,再加上金陵五衛人馬準備南下。”

戴權大驚,小心道;

“陛下,三思啊,京城禁軍萬萬不可輕動,時候不到,忍耐為上。”

武皇周世宏一臉的陰霾,知道自己心急了,太上皇還在,兵擅自不可輕動,尤其是大內禁軍,如果禁軍南下必然天下大驚,謠言四起。

可是何時才是個頭,忍耐了十幾年,還要忍,朕不甘心啊。

“朕知道,如此就作罷,可是朕又如何能放心。”

戴權擦了擦汗,

“陛下,還記得關外援軍否?”

武皇周世宏被戴權的話所點醒,想到援軍自然想到了洛雲侯,本想留下他在京城幫助自己破局的,人算不如天算,江南那或許更需要。

“朕知道了,如此洛雲侯倒是可以,隻是他去了江南會不會更亂。金陵留守的世家可不少和他有仇啊。”

戴權也是知道,洛雲侯的母親和江南金陵賈家的事,萬一洛雲侯收不住刀殺多了可就麻煩了,但是目前隻能如此了,林如海那邊等不了多少時間了。

“陛下,洛雲侯去江南確實是一步妙棋,但是侯爺的刀太快了,江南那些人哪裡知道關外的凶殘,就怕到時候收不住刀,這就麻煩了。”

武皇沉吟許久,想到林如海的慘狀,又想到江南那些陽奉陰違的世家,紅著眼抬頭看向戴權,道;

“朕倒是不覺得如此,江南承平已久,上下結黨營私,腐化墮落,世家橫行,是該讓他們知道邊關之苦了,朕還想是不是讓邊軍都去那逛一圈呢。”

“陛下萬萬不可,邊軍苦楚已久,到了江南富碩之地那還不是把天捅個窟窿,大武的賦稅可都在江南啊。”

戴權嚇得直接跪下勸諫,武皇也是一笑,知道江南的重要性。

“朕何嘗不知,就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敢如此膽大妄為。如此不把朝廷放在眼中,先讓皇城司的人去打個前哨,洛雲侯就在等幾日吧。”

“是,陛下。”

.........

洛雲侯府,

寧邊派出的探子,也是喬裝打扮來到了寧榮街。

逛了一大圈來到了柳條胡同,看到不遠處不少賈家族人在那裡登記花名冊,聚堆在一起閒聊。

就湊過去問道;

“兄弟,問你個事,前麵這是做什麼,難道是有什麼好的營生。”

“你是誰啊,哪來的,此處可是賈家的地方,不需要外麵的人,要收也是收賈家的人,你啊還是哪來哪去。”

一位賈家的偏房說完就開始攆人了,其他的幾人也是麵露警惕之色,這麼好的營生必須自己人守住了,哪能輪到外人來搶自己飯碗。

探子無奈隻得看了一眼就出了胡同,但是在外麵小攤茶館細細打聽就清楚了來龍去脈,原來是榮國府的二奶奶招收夥計跑商的。

又等了一圈沒有其他發現就繞了幾圈,回了侯府,把事情詳細彙報給給寧邊將軍。

寧邊也沒有過多耽擱,聽完後,就往後院而來。

“侯爺,探子回來了。”

張瑾瑜躺在椅子上眯了會,聽得到寧邊的話語也是伸了個懶腰問道;

“怎麼說?賈家明個是不是有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