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河上遇襲(1 / 2)

目送著戴權一群大內太監走遠。

張瑾瑜一時摸不著頭腦,難道江南出事了,可是自己並沒有聽說江南出什麼幺蛾子呀。

看了一眼身邊的寧邊就問道;

“寧邊,暗衛那邊可有傳來江南的情報?”

“回侯爺,並沒有,留下的那些暗衛都在京城和北方,南邊幾乎沒多少眼線,有的還是後來派出的,很難收集有用的情報。”

寧邊也是汗顏,江南那邊暗衛算是睜眼瞎,時間太短,發揮不了成效。

“嗯,走吧,進府就知道了。”

張瑾瑜不再糾結,直接帶人進了侯府。

一進門,

就看到府上的院子裡,馬車是一輛接著一輛的停在那,然後丫鬟和小廝都是忙裡忙外搬運著東西。

大箱小箱的,看得是張瑾瑜直皺眉頭,也沒問,就直接去了東雲樓。

到了閣樓,這裡也是一片忙碌景象。

張瑾瑜此時知道事情已然是定了,就交代一聲,

“寧邊,即刻派人,去碼頭把那兩艘樓船收拾出來,那些亂七八糟的全給扔了,開窗通風,需要采買的東西,今日必須買完,然後再去大營通知段宏,把大營的弩機和弓箭全部送過去,讓段宏盯著。”

“是,侯爺。”

寧邊也感覺事情緊急,就抱拳告退。

張瑾瑜點了下頭,就走進閣樓,看到閣樓大廳的主位上,母親坐在那安穩的喝著茶。

也就放心走過去,問安道;

“兒子給母親請安。”

王夫人抬眼瞄了一下,笑道;

“這都快晌午了,你請哪門子安,坐下,說點事。”

張瑾瑜咧嘴一笑,走過去拿了兩個桂花糕填在嘴裡。

剛坐下,看到兒子的樣子,王夫人有些心疼,必然是早上去的急,沒有吃好,就順手把那一碟子糕點拿過來放在張瑾瑜麵前的桌子上,然後才說道;

“慢點吃,喝點水。”

張瑾瑜接過茶碗就是一飲而儘,放下茶碗問道;

“母親,怎麼回事,宮裡可是出什麼事了,還需要您來傳達,難道是賈家去哭喪了。”

見到兒子如此荒唐的問話,也是瞪了一眼,小聲說道;

“小點聲,瞎說什麼,這次是聖上要你去江南的,去幫幫那個叫林如海的巡鹽禦史,好像朝廷鹽政在江南遇到了大麻煩。”

說著話,隨手又是提著茶壺給空著的茶碗倒滿茶水。

猛然間聽到林如海這三個字,張瑾瑜則是愕然一下,林妹妹的父親,怎麼會是他,如今在揚州怕是出事也不是很久,那賈敏也不知道現在還活著沒有。

說起來林如海的祖上也算是書宦之家,但到林如海這一代,已沾不到祖上之光,於是便以科舉出身,考中了前科的探花,還是延續了自身,為書香門第,然後朝廷恩賜遷為蘭台寺大夫。

如今為武皇周世宏的心腹,實行江南鹽政以後,身為江南巡鹽禦史,很是有才華,幾年為朝廷,為皇上的內帑入了不少銀子,但是人丁稀薄,嫡脈更是無後,恐怕是五世而斬,何其悲涼。

在紅樓夢裡林黛玉又是眼淚流儘,淒涼而死,可悲可歎啊。

想到這張瑾瑜臉色陰晴不定,看樣子江南那地方難了,如此朝廷大員說害就害,地方做大到什麼地步了。

“瑾瑜可是認識那林如海?”

王夫人見到兒子在那愣神,臉色隱晦,必然是知道此人,就問道;

“瑾瑜可是知道這位巡鹽禦史,應該是皇上那邊的人,今日來的內相可是著急啊。”

“兒子也是聽說,具體也不了解,既然是他親自來必然是有些交代,江南那地方沒有好處去做什麼?”

張瑾瑜也是滿不在乎,沒有好處隨便繞一圈借口就回來,實在不行在關外來點虛的,怎麼都能擺脫。

“這倒也是,宮裡讓你把京城的部下全部帶去,而且禦馬監掌印太監趙司會率皇城司的人馬同去,此次下江南,除了世家大族,勳貴不可輕動,那些鹽商豪族可隨你隨意揉捏,江南大營和陪都留守四衛軍歸你節製。”

王夫人就把內相開的條件都說了出來,張瑾瑜則是開口;

“母親,這隻是讓我去的借口,不過也好,到了那是橫是豎還不是我說了算,就看他們知不知趣了,聽說鏡湖很美,不知道外公老宅周圍的地方有多大,都占下來修一座避暑莊園豈不美哉。”

一說到老宅,王夫人就忍不住思念之情,眼神有些激動和感歎。

“都是過往雲煙,如今我的家在關外。”

看到母親言不由衷的樣子,張瑾瑜也是心裡發了狠,到了江南必然好好出口氣。

............

幾日前,

皇城司季千戶帶領的一衛一千人馬,則是坐著由漕運總督從京城碼頭衛軍那調來一艘樓船戰艦順流而下。

一路也不敢停歇,入了安水直奔運河駛去。

在船頭更是樹立皇城司和漕運總督府的旗幟,運河上的宵小和過往船隻都是自覺讓開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