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裡麵存著何物(1 / 2)

第480章 裡麵存著何物

梨院堂屋內,

說話間,

外麵忙活的平兒就從外麵小跑了回來。

歇著氣的功夫,有些累著喘氣的胸口,呼吸的也有些不均勻,暗自紅了下臉,

“奶奶,見著了。”

王熙鳳瞥了一眼平兒那手按著的地方,豐滿圓潤,心裡罵道,這個小肉蹄子,合著在璉二爺麵前也是如此賣弄風騷,哪個男人能受的住,俊俏的姐兒誰不愛,就是自己看著也歡喜,

“見著什麼了,讓你看個東西,就毛毛糙糙的,可看清楚馬車到底是不是商會的?”

“回,奶奶,是的,那趕車的人就是櫃上的夥計,上次和奶奶去的時候都見過,是院裡給商會長身邊伺候的夥計,還給奶奶請過安呢。”

平兒見到奶奶語氣不好,也不知道自己又是哪裡惹了奶奶不高興了,這也不是來的那幾天啊。

“行了,知道了,走,回去看看。”

王熙鳳領了人,又回了西廳,進去時,劉姥姥已吃畢了飯,滿麵笑容,見到姑奶奶來了,拉了板兒過來,抹舌咂嘴的道謝。

王熙鳳一擺手,回道,

“姥姥先且請坐下,聽我告訴您老人家。您剛說的話,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

按實誠話,若論親戚之間,有了難處,原該不等上門來就該有照應才是。但如今家內雜事太煩,二太太漸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此間的事也不是二太太不願見你。”

“看姑奶奶說的,都是貴人,自然是忙,哪裡如我等鄉下人一樣清閒。”

劉姥姥陪著話,順從的點了下頭,知道太太不想見自己,但是不能明著說。

王熙鳳事先理了話,又說道,

“姥姥且不急,這些年府上,我近來接著管些事,但大多數是賈家這邊的,至於王家那邊,都不大知道這些個親戚們,

自從兩家結了親,一來都以為國公府怎麼好,殊不知大有大的艱難去處,說與人也未必信罷了,不過,你既老遠的來了,又是頭一次跟我張口,怎好叫伱空手回去,那就是我的過錯了,

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還沒動呢,我自個在與你二十兩銀子,你若不嫌少,就暫且先拿了去罷。”

那劉姥姥坐在那,先聽見姑奶奶告艱難,隻當是沒有,心裡便突突的頗有些坐立不安,後來聽見給她二十兩銀子,喜的愣在那,而後又說還有二十兩銀子拿,直接是驚喜,這麼多,頓時感到渾身暖流湧現,果然不愧是高門大戶,一出手就是幾十兩銀子,省著一點,可是夠一莊普通的農戶用好久的,虧著自己來了,但凡是今天猶豫一些,隻怕是無緣幾位貴人了,尤其是在橋上所遇到的那個年輕侯爺,可真是大善人啊。

再看向眼前和神仙一般的女子,真是救命的菩薩,

“噯!還是姑奶奶威風,我也是知道府上大了,必有艱難之處。但對我等小戶人家來說,畢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還大’,憑他怎樣,姑奶奶,您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

話糙理不糙,劉姥姥說話說的急,一高興,農家的話音就說了出來。

周家娘子聽她說得粗鄙,嘴上沒個把門的,隻管在後麵使眼色製止與她,讓她見了趕緊住口,劉姥姥說著說著,看到周家娘子的眼色,就住了聲,略微有些尷尬,怕是說錯話了。

王熙鳳聽了,笑而不睬,倒是有些意思,好久也沒個這樣人在那和自己這樣說話,也理解老婦人的喜悅之情,隻命平兒把昨兒那包銀子拿來,再封了兩張十兩的銀票回來,都送到劉姥姥跟前。

看著劉姥姥無處安放的手,就把銀子往前一推,

“劉家姥姥,這是剛說的二十兩銀子,和我給你封的銀票,共計四十兩銀子,暫且給你們家這段時間就能幫襯過去,至於說搶糧食的事,京城必然不會缺糧食的,挺過去就成,我自個的這些,若不拿著,可真是怪我了,改日無事,隻管來府上逛逛,方是親戚們的意思,時間也不早了,您還要趕遠路回去,也不虛留你們了,到家裡該問好的問個好兒罷。”

說完話,也不再留人,讓身邊丫鬟陪著劉姥姥給禮送出府。

劉姥姥拿了銀錢,嘴上隻管說著千恩萬謝的話,隨周家娘子來至外麵廂房,三人剛出了院子,

周家娘子埋怨道:

“我的姥姥!你見了她怎麼倒不會說了?開口就是一些鄉下話,我說句不怕你惱的話,便是真的是親戚,也要說柔和些,拿那些鄉下粗言俗語來此說,怎麼合適?”

劉姥姥一拍大腿,也是氣自己無用,

“我的親嫂子,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一見了她,心眼兒裡就喜歡的緊,哪裡還顧得上話來呢!”

二人說著話,也沒敢走正門,又到周家娘子家裡坐了片時,周家娘子見今日之事處理的圓滿,裡外都有了麵子,難免態度上更是親近了一些,尤其是劉姥姥得了好處,而二奶奶自己也照顧了一些,給了銀子,算是認可此事,

“姥姥,今日你來,不說巧了,來的真是時候,總算是安穩了。”

“那可不是,可是有了活路,解了我老婆子的心願,回去也能給女婿交代了,還是要感謝周家嫂子,要是沒你,忙裡忙外的,老婆子還不知道怎麼辦呢!”

劉姥姥是真心實意的感謝著,本以為剛剛的時候,門房的人哪裡有正眼看自己,要是真的在大門處,聽了那幾個壞了心的話,今個可能就白來一趟,也不能說是白來一趟,畢竟遇到了貴人,送了幾石糧食,可是糧食哪有銀子來的實在,更彆說和國公府搭上了恩情,這可是以後的靠山不說,更是長久的營生,劉姥姥心裡也想著,以後吧,不說常來,遇到了難事必然還要來一趟的。

周家娘子笑而不語,也算看出劉姥姥日後的盤算,不過換了自己,也必然是有了想法,除非國公府二奶奶不認這門親,可是高門大戶人家,哪裡會為了省這幾兩銀子,惹下閒言碎語,留下笑話,

“姥姥的意思,我也明白,可是也要提醒一下姥姥,就是窮親戚之間,有了走動,也是一來一往,俗話說的好,是多是少無所謂,禮輕情意重,有這個心意到了,那才行,可不能光想著好處都占了,把其他的心思忘了,那可不成。”

周家娘子也算是為劉姥姥想著,說的話雖然不好聽,但也是個忠告,要是隻奔著化緣而來,一兩次還行,久了的話,恐怕沒有那個好事了。

劉姥姥聽了,連連點頭,急忙應道,

“周嫂子說的在理,姥姥我心裡明白,雖說在下麵莊子裡窮了一些,可是人情來往也是一樣的,鄰居間有了事情,那也是相互照應著,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沒有敢落下的,再怎麼的,也不能留下把柄不是。”

“姥姥明白這個禮就好,也算我說得明白,要不然白費了口舌,還惹的你嫌棄,那我在中間,可就裡外不討好了。”

周家娘子坐在炕上,心裡也是稍微放下心來,聽進去話就成,劉姥姥更是明白內裡的情況,化緣的也要講究一些,哪能經常來打秋風,就是要來,也講究一些禮尚往來,多少也要回個禮,哪怕是不值錢的東西,姥姥看著周家娘子還有些擔憂的神色,急忙說道,

“哎呀,看您說的哪裡的話啊,周家嫂子萬萬不可如此想,如果這樣想,那姥姥成了何人了,這不就是要飯的了嗎,徒惹人生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