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李黨何去何從(1 / 2)

第634章 李黨何去何從

順天府衙門,

後堂中,

徐加慶坐在桌子旁,紅著臉,一臉的醉意朦朧,還沒有回過身,又問了一句,

治中宋大人一見,自家大人顯然沒有聽進去,無法,走過來提起茶壺,給徐大人倒了一碗茶水遞過去,

“大人,您先喝口茶醒醒酒,是燕春樓那邊出事了,有兩家公子打了起來,而且引來了禁軍和洛雲侯,下官聽說,禁軍今日當值的是右衛大將軍和孝成。”

宋大人怕徐加慶聽不清,把禁軍右衛大將軍和孝成當值的事,加重聲音說了出來,

本還有些迷糊的徐大人,一聽到禁軍尤其是洛雲侯三個字,一下子驚醒過來,失聲道;

“什麼,洛雲侯和禁軍和孝成,他們怎麼在一塊了,約好了去青樓喝酒不成!”

不可能啊!

徐加慶腦子還沒有轉過彎來,燕春樓的兩位公子打架,怎麼會牽扯他們二人,還同時在青樓遇見,開玩笑的嗎。

治中宋昌平其實也沒有了解太全,來人是這麼說的,具體如何,不得而知,想來那邊不是太好,俗話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有時候那些小仙小神也是殃及池魚。

“大人,來人是和將軍派來的人,說是讓咱們衙門,出人去解決打架的事,說和說和,您看?”

“看什麼看,都是朝廷重臣,那需要我這位順天府的小官過去,要是真的兩位公子打架,去了就去了,洛雲侯在那,明顯不是這回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徐大人好像清醒了許多,把酒盅放下,拿起茶碗,咕嘟一聲,喝個乾淨,還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水澤,雖然不清楚燕春樓發生的事,但是心中明白,洛雲侯可不是個吃虧的主,禁軍和孝成更不容說了,是誰的人一目了然,

之前的時候,在皇宮那裡對陣,就敢動刀殺人,京城官員誰不知道,都唯恐避之不及,

指了指桌子上的酒,徐加慶滿臉的笑意,

“宋大人,有些事躲不開,但是能避開,俗話說,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有時候啊,就像現在,沒事,就有人找事,現在人走了,話傳沒傳到就不知了,

徐大人心中哀歎,這幾年順天府的事怎麼越來越多,越來越難纏,扯過酒盅,又喝了起來。

“那大人,咱們怎麼辦?”

徐加慶也有些為難,拿過身邊的官服,穿了起來,宋大人見了,也隨之過來幫襯一下,好不容易穿了官服,本以為是領人過去,哪知道,徐大人不知從何處又拿出一個酒盅,

重新拿了一壇好酒給到上,

“大人,您的意思是不予理會,萬一那邊要是出了問題,又當如何?”

眼見著老宋走了出去,

“是,大人,下官告退。”

“你心裡明白就成,也好,前麵盯著點,如果真要報官,也是楊家的人來,你好生招待,要是今日不來,也就不來了。”

“老宋,傳信之人可走了?”

“回大人,傳信之人乃是禁軍的人,自然不可久留,人已經走了,大人這是何意。”

徐加慶也沒強留,衙門還需要人盯著,府丞王大年去找工匠去了,就怕楊家人不不依不饒啊,

“好,那就好,”

宋昌平躬身一拜,顯然是佩服至極,徐加慶也不在意,伸手虛扶,

宋昌平不明所以,回道;

咱們順天府接案子,都是苦主上門寫狀子,最起碼也是敲鼓鳴冤,隨便派一個人傳話,萬一人家不承認,你我又該如何?”

徐加慶心中料到,定然是禁軍的人吃了虧,不然怎麼會是他們來報官,無事登三寶殿,所以想好退路才成,

不過也怪,

洛雲侯這幾日也沒消停,不好好在府上休息,怎麼去燕春樓了,難不成那些窯姐,能比府上那些絕色夫人好,

不過也對,野花總比家花香,聽說燕春樓,可有花魁,還是八大名妓之一,就是自己也想去看一看。

治中宋大人恍然大悟,徐大人這是要避禍,

宋昌平也感到有些棘手,又問道,

“哈哈,問得好,萬一出了問題,就不是小問題,自然有朝廷管著,咱們順天府,隻能管些雞毛蒜皮的事,那楊家公子,或者說薛家公子,要是來報官,咱們就依律令辦事,不偏不倚,要是沒人來報官,自然是裝作不知道,來,坐下,一起喝酒。”

“大人高見,卑職佩服,既然大人有了對策,下官心中坦然多了,這酒,卑職哪裡敢喝,今日還需要在衙門值守,盯著呢,”

而從燕春樓,

被護院和小廝抬出來的楊公子,嘴角還流著血,口齒不清,眼淚都落了下來,

小廝哪裡敢讓公子再大聲說話,安慰道,

“公子忍耐一些,馬上就回府了,讓老爺想辦法,”

聽到這話,

楊公子總算是安穩些,可心中的委屈和憤怒,始終無法壓下去,也不知那和將軍為何怕洛雲侯,剛來的時候不是挺硬氣的嗎,

還有賈家,三番五次給自己難看,聽說還有榮國府的子弟參加恩科,定然要他們好看,想到了馮家之女馮太英,窈窕的身段,豐潤的酥胸,竟被賈家的人敗了名聲,

“走快點,磨磨唧唧的,咳咳!”

“是,公子,您還多休息一下,就快到了。”

“駕。”

又是一鞭子抽了過去,馬車快了許多。

京城北城,

光祿寺卿楊少師的府邸,

今日無事,楊少師請了至交好友,太常寺卿欒公賦和鴻臚寺卿孫伯延二人,到府上小聚,順便在議論恩科之事,南大人發了話,要所有恩科的考官務必要自省,決不能出錯,

“二位兄台,今日一聚,倒也是個時候,南大人的話,諸位可聽說了?”

“咳咳,自然是聽說了,而且聽得可不少,咱們這些人現在還沒轉過彎來,”

太常寺卿欒公賦,摸著胡須,雖然是麵帶笑意,可一臉的莫名之色,讓話語,顯得言外有意,

鴻臚寺卿孫伯延,搖了搖頭,歎歎口氣,

“也不知內閣的閣老有何安排,考生眾多,增了含元殿倒也是理所當然,可是讓武勳參與進來,字都認不全,怎麼還能做考官,想不通啊。”

武英殿大學士南子顯,雖然給不少考官傳了信,說了話,可是文官的人,如何能信服武勳,更不要說科舉這個天大事了,任命洛雲侯為含元殿主考官,襄陽侯作為陪審,不知震驚了多少人,

可惜京城朝局詭異,文官這邊還沒有人先出聲,內閣眾位閣臣,更是沉孔寡言,好似不知道一樣,詭異得很。